誠實是做人的美德
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許多關於誠實的故事,但是往往是在小孩子的時候我們一邊教育孩子誠實,可是現實中我們又告訴孩子們可以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因此孩子很早就知道且不可過分誠實。猶太人對誠實的認識比較早,而且也堅決貫徹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早的通訊社——路透社創辦人路透的故事。
路透生於德國,十幾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在其叔父開的銀行當出納。由於叔父的銀行很有信譽,所以很多大人物都與銀行有交道。有一天,銀行派他到大名鼎鼎的數學家高斯家中取款。路透愉快地接受了這項任務。
路透在完成工作回到銀行仔細清點錢的數目時,這才發現高斯多給了他300馬克,300馬克在當時抵得上路透三個月的工資了,麵對這筆意外的橫財,路透卻有些不知所措了,思來想去他最後決定還是要送還給高斯。
於是路透急急忙忙地又跑到高斯家中,然後恭敬地對高斯說:“先生,你先前給我的錢數目錯了……”
“什麼,別煩我了,我還會給錯錢?”高斯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沒錯,先生,您的確給錯了錢!”
“不可能,我向來是不會少給人錢的!”
“我沒說您少給我錢了!”
“既然沒少給您錢,那就沒問題了,你可以走了!”
“可是,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那就是您多給我的300馬克是給我的小費了!”
“什麼,300馬克?”
“對的,先生您多給我300馬克!”
高斯有些詫異地看著路透,表情有些木然。當然,最後路透還是將多出來的300馬克還給了高斯。而高斯經過這件事,也收斂了不少傲氣。誠實是人類的重要德行之一,擁有誠實的心性,心中一片坦蕩光明,自然能夠帶領我們走向成功。
功成名就的時候更應保持為人本色
人們常說千萬不能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在勝利麵前一定要保持冷靜,否則將會招至無窮的災難。這一點猶太人自有很深的認識。他們常說,做人最可貴的是要能夠保持自己的本色,尤其是當自己成功以後。卓別林就是這樣的一個猶太人。
卓別林是世界著名的電影大師,他也是猶太人,由於他的努力進取,向世人展示了猶太人的幽默和天賦。
1929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決定把奧斯卡獎的“特別榮譽獎”授予卓別林,這個獎可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卓別林得知後,卻公開聲明不接受。這可讓人琢磨不透。有人說他太狂妄了,也有人說他這是做秀,當然還有人說卓別林不敢拿這個獎,因為他不配。
本來卓別林不想回應眾人,但由於人們的各種議論不絕於耳,他隻好站出來,告訴大家自己不拿獎的原因。他說,我並不是不敢拿,也不是故意做秀,更不是狂妄,我隻是認為這個獎隻是少數幾個人做出的決定,這對我並不是什麼榮譽。我所期望的是公眾的評價,如果你們愛看我的影片,那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本來事情到此,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但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卻仍舊我行我素,他們認為卓別林不過是在擺“明星的臭架子”,他不可能不來領獎,所以仍通知他來領獎。可是這次他們想錯了,在頒獎典禮上,卓別林真的沒來!這下他們可鬧得非常尷尬,哪有這樣的事呢!
學院在尷尬之餘決定把金像送到卓別林家裏。卓別林知道以後非常生氣,在家門口擋住了送獎人,並再次聲明:“我不靠這尊頭像撐門麵。”沒辦法,來人隻好把獎品又拿了回去。你看這就是猶太人的傲骨。
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摩爾的告別演講,快看了!”隨著街頭報販們的吆喝聲,似乎也宣告了摩爾時代的終結。著名的猶太推銷大師摩爾,一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由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百萬富翁。因為年齡大了,他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應人們的邀請,他作了一場演說。
這天,會場上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摩爾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摩爾要做出什麼舉動。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麵前。主持人邀請兩位身體強壯的觀眾到台上來,摩爾請他們用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讓它振蕩起來。年輕人掄起大錘奮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後,吊球動也沒動。他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籲籲,可還是未能使鐵球動起來。
會場寂靜無聲。這時,摩爾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開始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敲打。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用小錘敲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摩爾就那樣“咚”地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然後再繼續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