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沒過幾天,先生就垂頭喪氣地找到慕容老爺:“慕容老爺,若是讓我教您家那位小姐,在下還是有信心的。可是,大少爺實在過於活潑,在下才疏學淺,不能勝任啊。您還是另請高明吧。在下告辭。”
慕容老爺逮著慕容止又是一頓海揍。
次日又請了一位先生,沒過幾日,直接稱病不來了,連銀子都沒要。
慕容止又挨了一頓揍。
就這樣,請一位走一位挨一頓揍,到後來,不管出多少銀子,都沒人敢來了。慕容老爺也看出來了,自己家的兒子實在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也就不逼他了,直接給扔到了軍營裏。
沒承想,這平日裏調皮搗蛋的慕容止,一到了軍營就老實多了,不過他可不會承認自己是被人家揍到心服口服的。
到了軍營慕容止才發現,原來自家老爹還是心疼自己的。以前雖然經常挨揍,可都打在了肉多的地方,最多是受受皮肉之苦。可在這地方,沒人管你是什麼身份,隻要一打架,就往死了揍,專挑人身上最脆弱的地方打。
我們的慕容大少爺剛進去的時候可沒少吃虧,這身上的骨頭至少斷了兩遍,要不是他爹托人暗中照顧,估計慕容大少爺早就領盒飯了。
不過,咱們的慕容大少爺也不是那隻會吃虧的主,經曆了嚴酷的訓練,再加上平時打架(主要是挨打)總結出來的經驗,多多少少打贏過幾次。
再後來,慕容止逐漸收斂了自己毛毛躁躁的性子,也不再衝動,反而變得沉著冷靜。遇到了別人故意挑釁,不會再像一隻精神亢奮的鬥雞一樣急於求勝,而是穩紮穩打,與之周旋,最後一擊製敵。時間久了,那些老油條們都看出了他的變化,覺得不好欺負了,也就不挑釁他了。
就這樣慕容少爺算是在軍營裏站穩了腳跟。後來因為屢次作戰時他都衝鋒在前,很是勇猛,也立了不少功,得到上司的另眼相看,短時間內連升了幾次官。再加上為人豪爽大方,重義氣,有了一波死心塌地的兄弟,逐漸地混得風生水起。
雖說慕容老爺一直狠著心不讓他回來,可是每天都要翻看軍營那邊傳回來的消息。最初,慕容夫人看到兒子天天被揍,哭著求老爺把兒子弄回來,慕容老爺始終不肯。
氣得慕容夫人把他趕出了房間,住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書房。氣得慕容老爺暗地裏罵那位寫信的人,據實回報就行,幹嗎還寫得這麼聲情並茂。把自家兒子的悲慘遭遇寫得比那說書人講的還細致入微,這不明擺著挑撥自己跟夫人的關係嗎!
以至於後來慕容老爺再收到自家兒子怎樣在軍營裏受苦受難的消息,都瞞著不給夫人看,直到兒子不那麼慘了,才把信拿給夫人。
也幸虧兒子爭氣,漸漸地站穩了腳跟,慕容老爺這才搬回了房間,要不然,為了自己的幸福,說什麼也得把兒子給弄回來。
起初是慕容少爺想回來,慕容老爺不讓回。後來因為慕容夫人思念兒子,慕容老爺看著兒子表現不錯,何況自己也想兒子了,就寫信讓他回來看看。結果慕容公子竟然在軍營裏待上隱了,非要等到混出來名堂了再回。
這一去就是十餘載,期間倒有一次剿滅山匪的時候,偶遇了遊山玩水恰好路過的秦朗,雖然秦朗相邀,但始終沒回慕容府看看。
而今一回到長安,在家呆了幾日,就閑不住了。派人打聽到秦朗的住處,就要來拜訪好友,誰料小妹聽到了,也吵著鬧著要來。
說是自從哥哥走後,自己一個女兒家就沒有踏出過慕容府一部,而且自己也與秦朗哥哥有過同窗之誼,多年沒見,甚是想念。況且慕容家與秦家也不算外人。總之,被小妹一攛掇,慕容止也就同意了。於是慕容煙換上男裝跟著哥哥出了門。這才有了剛才的那一幕。
久別重逢,三人很是歡喜,擺了一桌酒菜,邊吃邊聊。聊了會兒兒時趣事,話題就來到了秦朗身上。慕容止疑惑不解地問道:“秦兄,你家就在這長安城,你為何還要在這買了一處宅子?”
慕容煙瞟了一眼沉默不語的秦朗,趕緊跟哥哥使了個眼色,希望哥哥不要再提這個事:“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可是秦朗哥哥的傷心事啊。”可是她那眼神不好的大哥愣是沒看到,還一臉好奇的樣子。
“此事說來話長,今日就先不談了。來,喝酒。”秦朗眼底的那一抹憂傷,告訴我們這件事並不是那麼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