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鋒在對能作戰的弟兄編組完畢後,將張亮指揮的偵查小組派出去警戒,自己則是去找到了劉副團長,商議接下來怎麼走。
張劍鋒他們原來沒有攜帶傷員,倒是可以循著槍聲走,去找他們的部隊。
但是現在情況有了變化,帶著這麼多的傷員去循著槍聲走的話風險太大了。
因此為了保證這些傷員能夠安全的突出淪陷區,他隻能暫時的放棄去尋找部隊歸隊的想法。
“根據我們所了解的情況,現在主力部隊都撤向了國防工事,準備在那邊和鬼子繼續打,所以我們接下來隻有往西北方向走,隻要回到我們部隊的控製區,我們就安全了。”
劉副團長雖然身受重傷,但是好歹思維還算是清晰,當張劍鋒去詢問他這麼走的時候,他給出了目的地。
“不過現在鬼子也追著去了西北方向,而且在西邊還有鬼子第十軍的部隊,我們走的時候,要避開大路,盡可能的走那些小路。”
“我也是這個意思,我們要離開大路走小路,隻是我們現在麵臨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對周圍不熟悉,萬一走錯路就麻煩了。”張劍鋒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畢竟在淪陷區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風險,而且在淪陷區兜兜轉轉的話,碰到鬼子的幾率也很大。
“這倒不用擔心,擔架隊裏的青壯就是蘇州支援上前線的人,可以請他們當向導。”劉副團長說。
“那再好不過了。”
既然有了向導,張劍鋒的心也就踏實了下來,他們原來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迷路,他們從華北戰場南調的,對上海周圍的情況是兩眼一抹黑。
“張副連長,現在整個隊伍就交給你了,非常時刻要用非常的手段,誰要是敢違抗你的命令,你大可不必心慈手軟,畢竟慈不掌兵。”
劉副團長也看出來張劍鋒是初次離開的部隊獨自帶兵,缺乏足夠的經驗,所以也是給張劍鋒鼓勵和撐腰。
“而且你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盡可能的來問我,我現在雖然不能指揮,但是提一些建議還是可以的。”
“那就多謝長官了。”張劍鋒也是表達了自己的謝意。
張劍鋒是碼頭的苦力出身,雖然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裏靠著敢打敢拚打了副連長,但是畢竟沒有受到過正統的軍事教育,一切都是靠著經驗行事,關鍵他的經驗也不豐富。
而劉副團長卻是講武堂出身,受到過係統的軍事教育,現在願意指點他,張劍鋒自然是感激。
在劉副團長的建議下,張劍鋒很快就調整了警戒的布置,設置了明哨,暗哨以及遊動哨。
三種崗哨結合,也避免了之前因為老秦警戒時候打盹,而差點害的他們全軍覆沒的結果。
張劍鋒原本想的是晚上行軍,以避免鬼子,但是聽到劉副團長的話後,決定休整一晚上,改為白天行軍。
晚上雖然看似安全,但是卻也更加難以發現敵人,很容易被敵人靠近,發生戰鬥更容易打散。
而白天雖然看起來危險,但是隻要警戒哨放的足夠遠,發生情況還是能夠有反應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