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見兩人說話都有些衝,立刻插嘴道:“後來國公就故意為三缺一攻打霍邑,就是想這逼迫毋端兒再派人去找援兵,可惜毋端兒一直都沒有上當。這時候正好在下奉命趕到了霍邑。”
“不錯,某那幾日實在是頭疼的緊,家中又有些煩心的事情,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對付毋端兒,就叫文靜趕到了軍前。”李淵回到了正題上。
李向倒是知道那幾日正是李建成剛剛失蹤,李世民又在洛口倉盜糧事件中敗露了行蹤,難怪李淵會頭疼。
劉文靜繼續道:“在下到了之後,聽國公說了一遍事情經過,就有個大膽的猜想。”
李淵接口道:“現在看來並不是猜想,而是事實了。”
“恩,沒錯,現在看來確實是事實了。”劉文靜也這樣認為:“當時抓住的那幾個小嘍囉都說逃出去的幾名匪首是臨時決定要去找援兵的,在下就想估計這件事情毋端兒自己都不清楚。如果他真的有援兵的話,就不會那麼決絕的將自己身邊的所有頭目都派出去求援,自己卻抱著必死的決心待在霍邑。”
李向瞬間也明白了,毋端兒其實根本就沒有想到三奶奶他們回去洛陽找自己,自己這個支算不上援兵的援兵,根本就不在毋端兒的考慮範圍之內。此時他更加佩服毋端兒了,雖說他隻是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草莽,但這份擔當卻是普通人無法比擬的。
仗義每多屠狗被,負心多是讀書人啊!
柴紹又接著道:“是啊,當時劉先生這樣一說,某也感覺有些奇怪。你說他自己待在霍邑城中,又被我們圍的水泄不通,城中糧草早就應該沒有了,他們是怎麼堅持那麼久的呢?”
李淵笑道:“大凡英雄之輩都是這樣的,寧願餓死,也不會投降之人,這也正是某不願痛下殺手的原因之一。”
李向笑道:“看來國公也是惜才愛才的伯樂啊!”
李淵笑笑沒有說話,劉文靜接著道:“想到這種可能後,在下就建議國公不要再進攻了,反正什麼時候都能攻下霍邑,還不如給毋端兒一個喘息的機會,順便等等看,他的那些逃出去頭目們能不能找到援兵回來。如果能找到的話,正好一網打盡了。”
李向看著劉文靜看上去溫文爾雅的麵容,聽著他說話慢條斯理,真不敢想象他出的計策會是如此的狠辣。
柴紹卻笑著道:“還真的被劉先生猜著了,就在我們不再進攻霍邑不久,從北邊就來了一直人馬,一頭就紮進了我們的包圍中,整整打了一個多時辰,這才算是將這支人馬打殘,俘虜之後才知道,這是逃出去那些頭目找來的一支援兵,是附近金牛山和淺草溝的兩支山匪,來救援毋端兒的。”
李向聽的心裏一緊,這件事情他是不知道的,三奶奶他們也沒有提起過,大概是他們也不清楚到底人家去沒去救援吧。
不過想到李淵張著口袋在哪裏等著這些人自投羅網,心裏總是有種不舒服。
柴紹沒有停下繼續道:“抓住這一支援兵後,我們就知道劉先生的分析是正確的,然後我們繼續等著,陸陸續續又抓了三四支人馬,不過這些人就都是烏合之眾了,連一炷香時間都堅持不到就全部繳械投降了。”
李向心裏暗歎,占山為王的這些草莽們分明就是去送死的,別說遇上關中最強大的玄甲軍了,就是隨便遇上一直有萬餘人馬的衛所軍,他們都不是對手,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難道這就是江湖義氣嗎?
劉文靜笑道:“柴將軍就不要再誇讚在下了,當時那種情況下,隻要冷靜分析一下,相信國公也好,還是柴將軍也罷,都能猜想到的,在下隻是恰好那時候去了。”
“劉先生實在是謙虛的緊啊!”李向笑著朝劉文靜抱抱拳道:“那不知後來怎樣,還有沒有其他的援兵去救援毋端兒了?”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援兵了,估計是他們那些手下也找不到人了吧!”劉文靜的一番話讓李向放心了不少,好在三奶奶他們並沒有貿然的帶著楊再興的兵馬去攻打李淵的玄甲軍。
不過李淵此時卻道:“某這次回來之前收到消息,好像又有一支援兵要去救援他了,正好趕上某要回大興,就把霍邑的事情都交給老二去處理了,相信有他在,那支援兵也同樣是不堪一擊的。”
李向的心再次提了起來,李世民的本事並不比李淵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