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恩怨(2 / 2)

沒成想書生卻被三個道士悄悄帶進了寺中,最終才讓達摩院首座老和尚精力枯竭,淩晨坐化了。

三個道士傻眼了,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就因為書生被他們放進了寺中,這個首座坐化就要算到他們頭上?那書生呢!

戒律院首座又指指智苦道:“此事前因後果本座已經全部了解清楚了,最先是智苦收留你們,之後是擅自答應你們要傳授武藝,然後才有了書生的事情。現在首座已經坐化,你們誰也逃不了幹係。”

然後便叫兩個和尚上去將三個道士抓著關進了柴房,等著處理結果。

智苦在佛祖麵前懺悔了一年,三個道士被罰著在少林寺做了一年的苦役。雖說沒有其他的懲罰,但對與三人來說這就是無妄之災。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那個書生是西南小國的一個武林頗有威望的人,來少林寺挑戰,其實就是為了奪取少林寺的一本武功秘籍。而這本書就在坐化的達摩院首座那裏。

這時候三人才知道自己被人家利用了,而少林寺那邊也沒有真正的調查清楚,懲罰了三人。

一年後三人下山,心裏對智苦和少林寺就有了很大的怨念,這直接導致他們三人苦練武藝,於多年後再次上少林寺挑戰,這次指名道姓要找智苦,可惜一直沒有如願。

知道今日龍三說起這件事情,他們才知道智苦也已經坐化了,而且這件事情好像還沒有真正的完結。龍三作為智苦唯一的傳人,這是來要說法的。

聽三人說完,李公子點點頭,想想道:“按照三位道長說的,這件事情其實是一直都有誤會的。先是雙方都不清楚那個書生的身份,再一個,三位在少林寺中確實不應該隨意帶外人入寺,這是你們的不對。”

“再說少林寺這邊,達摩院首座並非三位道長所害,在不知情的時候讓那個書生趁虛而入,卻有不對,但整整一年的苦役,也確實有些過了。”

李公子知道自己沒有權力去決定雙方到底應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隻能實事求是的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下,便看向龍三。

龍三聽完青虛說完,點點頭,表示同意他們三人說的,卻並沒有收回自己說的話,而是說道:“其實三位道長有所不知,這其中還有一層誤會。”

“願聞其詳!”青霞子點頭示意龍三往下說。

龍三看看眾人道:“三位道長一定誤會了先師了。你們說的那個書生的事情,在下也有所未聞,隻是聽到的有些細節和三位說的不太一樣。”

說著他看看李公子道:“當年師傅確實和三位道長有過約定,說是隻要三位道長能夠戰勝師傅,他就傳一套武功給他們。”

三個道長也點頭,龍三接著道:“當時達摩院首座坐化之後,三位道長被關進了柴房,並不知道外邊發生的事情。”然後有些悲憤的道:“其實師傅背著你們,把責任都自己承擔了下來。他說你們隻是外來的學武之人,愛武成癡,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心思,是他自己太過大意,這才讓首座受了無妄之災。”

“所以後來你們隻是在寺中被罰了一年苦役。其實說的嚴重些,如果當時的事情沒有師傅出麵擔當的話,估計三位道長會在少林寺做十年苦役了。”

李公子聽完後也有些吃驚,少林寺的戒律也太嚴格了,而且這個懲罰實在太重了,一個人呢能有幾個十年啊,怎麼隨便就可以剝奪一個人十年的光陰呢,這不等於是監獄的十年徒刑嗎?

倒是三個道長卻難得的表示理解,大概和尚道士還真的不怎麼分家,這些規矩有想通之處。

三人現在聽到龍三說出了他們不知道的隱情後,也是唏噓不已。一個誤會整整過去了二十年,到了今日才算是徹底的說清楚了,人世間的事情真的是起起伏伏,是非曲折啊!

事情說清楚了,青霞子對龍三道:“既然大家有誤會,我們當時也確實對智苦大師多有不敬,現在你是他的徒弟,找到了我們,那你說怎麼辦,我們洗耳恭聽。”

龍三其實也就是說說,剛剛他也不清楚為什麼三個道士會對他師傅有怨念,現在弄清楚了,當然也不會因為這件過去二十幾年的事情再起糾葛,便搖頭道:“還是讓家師安歇吧,此時已然說清楚了,就過去吧!”

“多謝龍壯士!”三個道士同時給龍三稽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