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定親的事情是龍門城的大事,這樣的事情知道的人一定不會少,當然那些時時注意龍門動向的有心人也一定會關注。身為龍門人不管是底層的小老百姓,還是那些有著一官半職的龍門管理者們都知道這將是龍門這麼多年來的大事。
所以李向定親的消息一出來,城中這些將領們也不約而同的意識到可能這次定親會發生些什麼事情。和李向走的近的一些人提前從李向那裏得知了不少內幕消息,開始著手準備。其他人也覺得應該對那些虎視眈眈的人有所防備。
隨著前來龍門賀禮的人越來越多,將領們開始加強了盤查和暗中探查。夏玉山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多少知道內情的人之一,從他被安排守在龍門西門開始,就開始留意那些帶著至少十多人組團進城的人。
後來他發現,那些組團進城的人全部都是來給李向賀禮的,而且奇怪的是他們進城安頓好後,都會有一兩個人悄悄出城去,然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些人在城中出現過。
就在昨天,這些消失了幾日的人好像約好一樣,居然或早或晚都開始進城了,快到晚上的時候又都悄悄的溜出城去。這段時間都尉下令關閉城門戒嚴了,但這些人都有縣衙發的通行證,因此認的非常準。
想不明白這其中有什麼貓膩,夏玉山是個一根筋的人,沒別的辦法那就用笨辦法,就這樣噶娃子就被他派出城去跟蹤這些人,看看他們到底是在幹什麼。
噶娃子就是龍門土生土長的人,光屁股的時候一天到晚就在龍門周邊晃悠,這裏的一草一木對他來說閉著眼都知道長啥樣。
接到夏將軍的任務,噶娃子激動的了不得,又聽說是為了保護李都尉的安全,這下子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一晚上不睡覺生生把那些梟雄隱藏在城外的人馬全都摸了個遍。
當然要是光這樣的話,夏玉山也不會如此激動。噶娃子充分發揮了領導讓做一,那就一定要把二也拿下的奉獻精神,創造性的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不但把梟雄們的老底兒摸了個門兒清,還悄悄的給這些隱藏在暗處的家夥們送了一份兒大禮。
可能是夏玉山找他時話說的有些恨了,他心裏一直認為這些躲在暗中的家夥們就是為了要害他的恩公李向的,所以孩子根本就沒有別的想法,誰害李向誰就是他的仇人,麵對仇人那就不會客氣。
於是,多年山間活動的經驗給他提供了幫助,漫山遍野的雜草在別人看來都差不多,但在噶娃子眼中卻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
有些是喂牛羊的好草料,有些是治療傷病的好草藥,當然有些也是可以給人找些麻煩的毒草。
噶娃子畢竟年紀小,根本沒有真正動手殺過人,所以他再狠心也沒敢用那些有劇毒的草藥去殺人,隻是撿了許多讓人畜拉肚子的芨芨草偷摸著給那些壞蛋們下到了飯食中。
也許他的舉動在別人眼中就算是一種惡作劇吧,但恰恰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正好是龍門城中亂起的時候,這就是無心插柳了。
本來噶娃子在天快亮的時候已經回來一次了,跟夏玉山報告了城外的情況,又把自己做的事情說了一遍,聽的夏玉山眉飛色舞的實在過癮,要不是礙於他現在好歹也是一個將軍的份兒上,估計瞎大膽兒早就跟著噶娃子親自上陣了。
足足誇讚噶娃子一炷香時間,夏玉山又把噶娃子派了出去,這次任務很簡單,因為他看到了出現在離城五裏多樹林中那支不知道是什麼勢力的隊伍了。根據噶娃子回來說的和自己收集起來參加李向定親儀式的各方賀禮人對比,並沒有這個突兀出現隊伍的消息,也就是說這支隊伍根本就沒有派人進過城,那到底為了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就成了大問題。
噶娃子就是帶著這個疑問再次出去探查消息的,不過當時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居然有一天還會成為影響曆史發展重要事件中的關鍵人物,出現在後世的史書當中。
那支人馬就是李淵派到龍門來的,目的很簡單,隻要是個放眼天下的人就能看得出這次李向定親那麼多各色人等去龍門絕對不是一個賀禮那麼簡單的,說的好聽的叫做和李向共商一下日後龍門的發展,難聽點兒直接就叫去分地盤兒了。
李淵很希望看到李向招架不住那些梟雄的狠辣,將龍門城作為換取小命兒的本錢。那樣的話李淵就能趁虛而入了,畢竟龍門隻有一個,那麼多人想要,一定就會產生矛盾,等他們為了利益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李淵再突然出現,最後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