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帶著手下急急忙忙的出來,看到真的是李向在那裏敲鼓,一時間不知發生了什麼大事,匆忙到了李向身邊問道:“都尉,發生了什麼事?”
李向停手,看看魏征,在看看魏征身後那些茫然的官員們,便大聲道:“鄉親們,都過來聚一聚,我有話說。”百姓們很快便圍到了李向周圍,李向喊道:“現在龍門城裏出現了許多外地趕來的受災百姓,咱們龍門人是善良的,熱情的,很多百姓家中都收留了不少人,這是我們龍門人的態度,也是我們的驕傲,你們做的很好。”
百姓們對於李向的感情是複雜的,這個看上去非常年輕的都尉他們一開始並不是很接受,俗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樣的年輕人來牧守一方,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李向通過他的努力,他對百姓的愛護,漸漸地叫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現在龍門城中根本就聽不到任何人說李向的不好。
李向說的話在龍門可以用金科玉律來形容,百姓們對他深信不疑。現在李向以龍門人自居,又誇讚龍門人,讓百姓們心中不由得升起了自豪感。眾人都會心的笑著,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笑容。
但是李向接下來的話就把他們徹底的嚇了一跳。
“可是,鄉親們,現在我們龍門遇到了天大的危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化解,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和我站在一起,咱們共同努力,來度過這個危機呢?”
魏征在一邊聽著李向的話,看著他嚴肅的表情,馬上意識到這次危機一定是大到李向都沒辦法承受的地步了,要不然李向不會這麼衝動的直接在大庭廣眾之下告訴百姓們,要知道這樣做的風險是很大的,一個不好就會讓全城百姓恐慌起來,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可既然李向已經做了,那他作為龍門縣衙的主事人當然要跟著領導的步伐了,所以百姓們還在交頭接耳議論的時候,魏征便站出來大聲道:“都尉,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龍門全縣上下從我開始,有一個算一個,絕對會團結起來共同度過難關的,還請都尉下令吧!”
他這一表態,身後那些官員們就不能視而不見了,於是一個個大義淩然的開始傾訴起來,總的意思就是哪怕叫他們現在去死都行,連眼睛走不會眨一下。李向很欣慰的看了一眼魏征,然後便看向百姓們。
百姓們永遠都有一種心裏,那就是從眾。不管是什麼事情,隻要做的人多了,那就一定會參與一下。因此曆史上才會有那麼多農民起義和百姓造反的,其實絕大多數造反都是隻有那麼幾個核心的人物,然後煽動百姓一起起事的。百姓們不管好壞的,他們隻知道一句話叫做法不責眾。
同樣現在的情形也是,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李向所說的難關到底是什麼,見縣太爺都說了,還有那麼多官員也是眾誌成城的樣子,大家便開始叫喊起來,說什麼的都有,一句話,他們也是和李向站在一起的。
李向當然清楚這些百姓中到底有多少是從內心深處就認同他說的,決心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所以也沒有苛責許多,眼下當務之急是開始預防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瘟疫。
所以李向抬起雙手叫全場安靜下來繼續道:“咱們龍門的老少爺們兒都是好樣的,其他的話我也不多說了,下麵我開始分配任務。”一轉身朝著不遠處縣衙門口的一個插旗子的台子走上去,對著魏征道:“魏征,從現在開始,你要帶著縣衙裏所有人員挨家挨戶去核實有沒有最近從龍門以外來的人員,並且登記造冊,記住不允許有一人遺漏的,出了問題我為你是問!”
魏征是第一次聽到李向這樣嚴厲的命令,這叫他更加覺得是發生了天大的事情。於是他毫不猶豫的應下,李向又囑咐道:“出發前所有人員先到孫思邈先生那裏去集合,等我一會兒過去。”然後揮揮手便叫他們快去準備。
李向又轉身對百姓們道:“現在大家趕快回家,照顧好家中的人,不允許他們再出現在大街上。另外家中如果已經收留了外地來的難民,就把難民也看好了,同樣不允許任何人上街,過會兒會有兵士到家中去告知事情,一定要按照命令行動,不然會有生命危險,記住了,千萬不要出門!”
百姓們在經過剛才的興奮後突然感到了莫名的恐慌,這是戒嚴啊,百姓們連家門都不叫出了,很多人便想到是不是又有什麼土匪山賊的來攻打龍門了。有幾個膽子大的便問李向發生了什麼事情,李向隻是告訴他們趕快回家,事情由到家裏通知的兵士們告知,沒有命令擅自出門的會被關進大牢中。
百姓們這下清楚了,都尉是來真的,於是呼啦一下便朝著各自的臨時家中跑去。
百姓們走了,李向進了縣衙,拿起紙筆快速寫了幾封信,交給隨從,命他們用最快速度送到城外軍營中和皇後那裏,並且告訴隨從信一定要親手交到羅成和蕭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