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隻是想告訴娘娘,這江都娘娘和公主、小王爺都是不能去的。陛下在江都,娘娘在龍門,隻有這樣江都即使有些野心的人想要對陛下下手,他們也需要考慮一下有沒有這個把握。隻要娘娘在龍門,那北方再亂,隻要娘娘振臂高呼一聲,也能聚集起大批的官軍,江都一旦有變,娘娘這裏就成了陛下最後的希望了,所以微臣一接到娘娘的信便馬不停蹄的來拜見娘娘,就是要勸說娘娘千萬不能回江都啊!”
李向說出了他最終的目的,就是不能下江南。
他成功了,先是用自己小孩子不懂事的一麵打消了蕭後對他的懷疑,又舌燦蓮花把個江都說成是凶險萬般的境地,隻是為了說出他最後這句回江都更危險的話來。
蕭後已經沒有自己的主意了,畢竟她是女人,她有七情六欲,她會擔心她的丈夫。現在李向說的楊廣有危險,她成了阻止危險事情發生的一個重要砝碼,那她就不能看著楊廣陷入危險中去,所以她立馬就決定不回江都了。
六神無主的蕭後突然間發現自己剛剛還在懷疑李向的忠誠,轉眼間李向便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便看著李向道:“恩,本宮在這龍門多虧了你的照顧,你又屢屢能夠進言,本宮也不知該賞你些什麼好了。這樣吧,你自己說說,相要些什麼獎賞啊?”
李向搖頭道:“娘娘嚴重了,這都是微臣該做的事情,微臣不敢請賞。微臣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江都到底是什麼人在陛下身邊進讒言,這樣也好告知陛下早作提防。”
蕭後重重的點頭道:“你說的有理,可我們在龍門,如何能弄清楚江都的事情呢?”
“如果娘娘準許的話,微臣想見見欽差。”李向說出了他這次前來的另一個目的,這個目的也是臨時加上的,因為剛剛李向從蕭後口中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王世充”。
王世充不是一般人,李向早就把他列入到了自己的黑名單中了。
因為有著後世的常識,這個年代有哪些人是可以決定大隋命運的,李向非常清楚,其中這個王世充就算一個。
前文書曾經提到過此人,在楊廣被困雁門時,江南隻有他帶著一支兵馬北上勤王,可惜他來的有些遲了,楊廣已經從雁門脫困,在楊廣回洛陽的半路上,王世充才遇到。
所以他被楊廣召見後,跟隨著楊廣到過洛陽。楊廣之所以要回江都,除了北方不太平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王世充。
當然有些事情可能大多數人不清楚,可李向在洛陽是有暗影的,他清楚王世充在楊廣回江都這件事上發揮了什麼作用。
本來當時李向還準備暗中觀察一下王世充,沒想到人家跟著楊廣去了江都,那暫時就不能對李向造成什麼樣的威脅,所以李向也懶得這麼早就去接觸這個人,隻是派人盯著他,有什麼消息及時送來就好。
現在從蕭後口中李向得知原來這個王世充就是楊廣不在江都期間真正的江都留守,那這個問題就來了。
按說江都留守這個位置對於王世充來說應該算是相當重要的官職了,能夠被楊廣信任,留在大後方守城,就說明這個王世充很有一手。可就是這樣重要的一個位置,在得知楊廣雁門遇險消息後,便毫不猶豫的帶兵北上勤王,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假若楊廣沒事,那他這次北上說的好聽點兒叫做忠心王事,奮不顧身,說的不好聽點兒這就是來露臉的,誰不知道救駕是個什麼功勞啊!
可如果楊廣出事了,那就不一樣了。作為江都留守,說帶兵走,就帶兵走,根本不管江都的安危,楊廣一旦出事,江都必定大亂,那可是見真章的時候,說不定就是因為他的不在,影響到整個大隋的命運。
這樣大的事情李向不相信這個王世充會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他能想明白,那他還這樣義無反顧的北上勤王就有些意思了。李向從後世來,清楚楊廣一定不會在雁門出事,可王世充有什麼把握楊廣不會出事呢?難道全憑運氣?不可能的事情。
作為一個胸有大誌的梟雄,成功絕對不會全靠運氣的。那就隻能說明一個事情,這個王世充早就判斷出了事情發展的方向,說不定他還有其他的手段沒有用呢。
李向不怕那些光明正大想要奪取江山的梟雄,他最擔心的就是像李淵和王世充這樣躲在暗處,偷偷謀劃著,一點點蠶食別人來壯大自己的野心家。說不好聽的,他害怕和他一樣的人。
所以他必須在王世充還沒有做出其他舉動的時候,先給他製造些麻煩。雖然李向知道像王世充這樣的人物,小麻煩是拖不垮的,可能拖住他壯大的腳步,就等於給自己壯大留出了時間,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