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因為他的到來,現在的曆史已經有所改變了,很多原本在幾個月之後發生的事情也已經提前發生了。所以李向慢慢適應了有事情就找自己人多商議一下,聽取大家的意見後,再做處理。
魏征和長孫無忌坐在一起正在談事情,見李向去而複返,就知道有事情要說,便笑著和李向隨便說了幾句,等著李向說話。
李向也沒囉嗦,直接將暗影的情報給兩人看了,問兩人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長孫無忌一直以來都是處理龍門內部的事情,對於朝堂上的這些事情,他很少提意見,便看向魏征。
魏征以前做過縣令,也認識幾個朝堂上的人,對於這樣的事情雖說不能一針見血的說到點子上,但也能猜個差不離。
他也沒謙讓,直接說道:“都尉,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分兩方麵考慮。第一,陛下為什麼忽然要派都尉帶著義勇軍去江南平叛,這其中有什麼目的,或者說這是不是一個陰謀。第二,在聖旨到來之前,都尉一定要做出決定,是去還是不去,要是不去,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要是去,我們又該提前準備些什麼。”
李向點頭,他也想到這些了,便問道:“第二個問題先放放,關鍵是第一個,弄清楚第一個問題,就能決定去與不去了。”
魏征這次沒有急著說話,而是低頭開始思考起來。長孫無忌倒是說道:“都尉,其實我倒是覺得不管朝廷有什麼目的,都尉都不該去。”
“哦?說說你的理由。”李向覺得長孫無忌說的很好,如果真的理由充分的話,那就可以直接不用去考慮第一個問題了。
長孫無忌要說話,魏征突然間抬起頭笑道:“輔機說的有理啊,咱們著想了。一開始就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旨意,其實大可不必去管什麼旨意的,隻要考慮去不去對我們有沒有什麼好處就行了。”
長孫無忌笑著點頭道:“玄成說的對,我就是這麼考慮了。”然後對著李向道:“都尉,其實咱們現在的實力實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沒有那個本事去剿滅朱粲的叛軍。人家那可是十幾萬人馬呢,就算都是老百姓,也不是咱們那點兒兵馬能對付了的。這樣算算,不管咱們去了是幹什麼,都沒有好處的。”
魏征補充道:“都尉,既然咱們要發展自己,就要先保護好自己。朝廷一道聖旨就要用咱們訓練好的兵馬去南方平叛,失敗了咱們有責任,勝利了咱們也會有損失,裏外裏得利的都是朝廷,我們最後可能連個好名聲都得不到,劃不來啊。”
李向聽完後,默不作聲,其實他剛剛考慮的恰恰相反。因為去了一次江南,見到了什麼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慘狀,所以對朱粲,他真的有心去剿滅了。
他相信自己的義勇軍,更相信那支從建立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執行過任務的特種大隊。聖旨叫他去剿匪,配合來護兒這個將軍,李向也沒有多少意見。名將就是名將,戰爭造詣一定很高。李向也想通過這次一起剿匪,好好和這個名將接觸一下,順便也學習一下人家帶兵打仗的本領。
李向想到的剿匪和這時候人們想的剿匪是不一樣的。後世很多情況都是軍隊直接出動精銳部隊,進行“斬首行動”,直接將匪首擒獲或者處理掉,那賊人就不戰自潰了。
可這個年代的剿匪,卻是實實在在的戰爭,而且目的也不單單是捉獲頭目那麼簡單,一定要將主力全部剿滅了,這才是勝利。
好在有魏征和長孫無忌提醒,李向才將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放棄,然後自嘲般笑道:“你們說的都對,是我自己的問題,哈哈,好了,既然這件事對咱們百害無一利,那我就抗旨了。”
不過李向一想這隨便抗旨也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朝廷知道了會很麻煩的,便問道:“那你們說說我用什麼理由不接旨呢?”
長孫無忌笑道:“都尉,既然已經決定不去了,那辦法多的是,就看都尉是怎麼想的了。要是覺得一定要見到傳旨之人再推辭的話,那就裝病好了。要是連傳旨之人都不想見的話,就更好辦了,都尉既然已經提前得到消息了,那幹脆現在就出去躲躲吧,至於去哪裏,那就都尉自己決定好了。”
李向忽然發現自己很蠢,現在是自己收到情報,朝廷傳旨的人還沒到,哪用想那麼多理由啊,直接出了龍門,傳旨人來了,找不到自己,那還傳個屁的旨意啊。想想自己便笑了出來,然後看看魏征和長孫無忌也笑眯眯的看著自己,不由得用手指點點兩人,然後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