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再入洛陽(四更)求訂閱(1 / 2)

竇夫人再沒有問末末的事情,而是叫李元吉說說剛才有什麼話要說的。

李元吉看看幾人,咬咬嘴唇說道:“其實孩兒一直做的這些錯事,隻是想讓爹娘注意到孩兒!”

說完看看李世民又道:“孩兒也不小了,看著兩個哥哥整日裏都跟著父親到處作戰,孩兒也想去。”

竇夫人很驚訝元吉居然是這樣的想法,看看李世民也同樣詫異的表情,問道:“元吉,不管你是什麼理由,你做的那些事情真的錯的離譜啊,那不是孩子過家家,件件都是禍害相鄰的惡事啊,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李世民也說道:“三弟,也許你真的這樣想,可你知道父親為什麼一直都不願帶你上戰場嗎?”

“為什麼?”李元吉看著李世民,眼中有說不出的渴望。

“父親和大哥還有我都說過,家中四子,除了我們二人,隻有你已經長大了。我們都上了戰場,家中一群老幼無人照看,留下你也是為了讓你肩負起家裏的擔子,何況戰場上瞬息萬變,說不定那一日我們就回不來了,你是李家的香火啊,你明白嗎?”

李元吉和竇夫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同時震驚的看著李世民。李世民又道:“其實你做的事情,父親都知道,但他卻從來沒有說過。我們有時候會問他,為什麼對小三兒如此寬容,他總是說元吉隻是年幼,總有一天他自己會明白的。”

又拍拍李元吉肩膀道:“二哥更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也省去了我們對你的擔心啊!”

李元吉眼圈兒發紅,哽咽著問道:“父親真的這樣說?”

李世民點點頭道:“我們都很在乎你,特別是爹娘,他們對你很內疚的。我和大哥基本上就是在軍中長大,日日都能得到父親的教誨,而你卻出生在府中,少有和父親單獨相處的機會,也就無法教育你。父親常說你現在這樣,都是他的過錯,元吉,你理解他的心嗎?”

竇夫人也是眼睛紅紅的,摸著李元吉的頭說道:“兒啊,這麼多年娘一直對你不冷不熱,不是娘不疼你,是你做下的那些事情,當真讓人接受不了。每次娘聽到這些,首先是自責啊!孩子,你也是娘身上的肉哇!”

李元吉再也忍不住,大聲的哭了出來。從懂事後就知道母親不待見他,父親和哥哥們都在外麵。家裏孩子們數他最大,也數他最無所事事。每次聽到哥哥們如何威風,心裏都不是滋味。

有過一段時間,他勤學苦練,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讓他也能跟著上戰場殺敵,去證明他不比任何人差,可惜並沒有讓爹娘放心。之後便破罐子破摔,索性做些錯事,就是為了讓他們知道還有他這個兒子。

目的達到了,同樣問題也出現了。父母不但成功的注意到他,而且成功的將他定義成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這讓他一時間接受不了。

“既然你們這樣說我,我就做給你看!”李元吉開始了自我報複的行動,整日在街上欺行霸市,招搖而過,很成功的又得了一個外號“三霸王”!

他自己心裏什麼都清楚,可是父母每次都是責罵與不屑,他也就終日渾渾噩噩的過了這幾年。

今年發生的事情,嚴格來說隻能說是他信錯了人。他手下那些雞鳴狗盜之徒,打著他的名號,更加囂張跋扈,而且事情越做越大,這一次更是逼死了幾個女子。要不是有國公府的威嚴和權勢,他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這時聽到在父母心中他原來是這樣的,積鬱了多年的委屈、不甘、心酸通通湧上心頭,趴在竇夫人懷裏嚎啕大哭,畢竟他才是十幾歲的孩子!

四人在屋中敞開心說了很久,沒有人知道後來他們說了什麼,隻是這晚之後,人們驚奇的發現三霸王不在和從前一樣了,他把手下的那些能人異士全都驅逐,又請了幾位當地有名的先生過去,開始學習聖人之道,研究兄友弟恭了。

一場風波結束了,但楊廣要抓的刺客久久沒有露麵,逃跑的末末也沒有尋到,晉陽城又恢複了往日的繁華。

轉眼馬上就到了越王的壽辰,李向提前兩日便帶著程咬金那一隊兵士,拉著做好的禮物往洛陽而去,宇文聰已經先兩日由蕭後的親衛押到了洛陽城中,暫時關在太守府裏,由宇文成都看管,等李向去了再處理。家中的事情囑咐了無憂看著,外邊的事情讓魏征幫著處理。

路上無話,半日的行程就進了洛陽城裏。李德先他一步來洛陽,將自家的一個米鋪收拾一下,臨時作為李向歇腳的地方。

這家米鋪叫“利人米行”,是李耀祖那時就開起來的,說起來比李向的年紀都大的多。米鋪是洛陽城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大米鋪之一,位於皇城端門南側,天津橋南岸。

說起天津橋,那可是洛陽一景。自從楊廣重建洛陽後,兩年內,就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大都會,商旅雲集,萬國舟帆。整座橋是為了連接洛河兩岸而建,並不是簡單搭起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