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基滿目凶光,咬牙切齒的問道:“到底怎麼回事,你細細講來!”
丁天慶站起身,望著窗外便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丁天慶是個孤兒,但和其他的孤兒不同的是,他小時候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的家在武陽郡(注2),父親開著一家醫館,家裏還有一個姐姐,一家四口生活尚可飽暖。有些餘錢還給丁天慶請過先生,教他識字。
三年前,姐姐出嫁,全家人喜慶的在醫館裏張羅,沒想到禍從天降。官府的人來醫館抓走了所有人,說他父親通匪,窩藏賊首。一下子喜事變成了禍事,丁天慶因為在外麵采買才躲過一劫。
等他回到家裏便傻了眼,所有人都被抓了,他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無助的他悄悄的跑到縣衙外,想看看自己的父親。沒想到被衙役發現,差一點兒就被抓住,幸虧被一個大漢發現救了下來。
後來才知道,這個大漢就是官府說的賊首,曾經在醫館裏治過傷,這才有了禍事的發生。但這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怎麼現在才想起來抓人,而且當時他父親也不知道這人就是賊首。
這人也沒有說什麼,直接就把丁天慶帶到了山上的寨子裏,讓他住下,說想辦法去救出他們家人。丁天慶也無處可去,便在山上待了下去。
後來賊首打聽到官府並不是為了這件事才抓的丁天慶父親,而是縣尉的兒子看上了他姐姐,又不能堂而皇之的搶親,便使出毒計,把他們全家都抓了。
丁天慶愣住了,他父親自從開了醫館後,當真是懸壺濟世,從來不收窮人的診費,為什麼這種事情就要發生在他們頭上。丁天慶想不通,好端端的人家一夜之間便家破人亡,這到底是誰的錯。
他發誓要救出家人,便找賊首求助,希望可以幫他。賊首搖搖頭說道,報仇可以,但救人已經晚了。就在全家被抓的第二天,縣尉怕事情有變,就將全家人都殺害了。姐姐也沒有嫁給他兒子,自殺在獄中。
就這樣丁天慶成了孤兒,無家可歸。他不知道自己那些日子是怎麼過來的,他想報仇,可他的三腳貓功夫是報不了仇的。賊首也是於心不忍,便在一個夜晚,帶著山上的賊人們去攻打縣衙,終於把那個縣尉殺了,為他報了仇,可賊首自己也是身負重傷,奄奄一息了。
回山後,賊首便對眾人說這件事無論如何也是他引起來的,他愧對丁天慶一家,所以他死後,山寨就要交給丁天慶。丁天慶大驚,他哪裏能管理得好山寨,可賊首在最後咽氣時就這麼個心願,丁天慶也隻好答應下來。
雖然丁天慶沒有武功,但他從小學的知識,還是讓他在山寨中漸漸有了威信,他開始用計合並了周圍幾個小的山寨,又攻打官府的糧倉,把搶到的糧食分給當地百姓,就這樣,丁天慶的名聲也漸漸地在武陽郡響亮起來。
兩年前,一位道長來到了武陽郡,到山上找到了他,說要他幫忙救救武陽郡的百姓。武陽郡去年大旱,顆粒無收,官府還催著各種稅收,餓殍滿地,家破人亡比比皆是。
丁天慶也想救助,可山上也沒有多餘的糧食。道長說他知道一個地方有糧,隻要丁天慶肯去劫糧發給百姓,他就在山上住上一年,教丁天慶武功。丁天慶問是哪裏,道長說汲郡黎陽倉(注3)。
黎陽倉是隋文帝時建的一個大型糧食倉庫,就在運河邊上,是為了往京師轉運關東糧食而建,離武陽郡不遠。
丁天慶考慮了一下,便答應下來。半月後,丁天慶帶著山上的賊眾到了汲郡,打了一天一夜,終於攻破黎陽倉,將倉中的糧食帶走一多半,沿路發給了窮苦的人們。
回到武陽後,丁天慶便四處放糧,救了不少的老百姓。老百姓感恩戴德,很多人便加入了他的隊伍,這一年道長也在山上住了下來,傳授丁天慶武藝。
劉弘基聽的有些出神,這麼年輕的一個賊首,卻幹的是這麼轟轟烈烈的事情,讓他自己都覺得汗顏。這一刻劉弘基徹底的轉變了對那些山賊的印象,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些好漢拉入到李向的陣營中去。
楊林(注1):隋文帝異母兄弟,封靠山王,武藝高強,開隋九老之一。
武陽郡(注2):隋大業三年(607)為武陽郡。隋末,李密改武陽郡為魏州。治所在貴鄉(今河北大名東北)
汲郡黎陽倉(注3):汲郡:煬帝大業三年(607),改衛州為汲郡,郡治衛縣(今河南浚縣衛賢),黎陽倉是隋唐時期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國家官署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