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幾人正在觀察著縣衙,門口的兩個衙役走了過來,其中水火棍一點地喝道:“縣衙重地,閑雜人等,速速回避。”說著還把水火棍往李向麵前又放了放。李向正沉靜在曆史中不能自拔,倒是真被嚇了一跳。那名衙役看到李向的樣子,便笑著說道:“半大的孩子也敢來這裏胡鬧,快回去找你娘喝奶去吧。”另一個衙役也是哈哈大笑。
李向本來沒有生氣,但這個衙役說著說著就涉及到了父母,這一下李向就不想饒他了。他看看衙役的樣子,走過去一揖到底說道:“多謝這位大哥提醒在下,在下一時忘乎所以,竟然在縣衙門前呆住了,大哥可否告知在下姓名,一會兒在下有銀子相謝。”
衙役看看李向,覺得這個孩子一定是瘋了,罵了他,他還要給銀子。於是和另一個商量一下就說道:“我是李魁,他是吳鬆,快那銀子吧。”說著把手伸到了李向麵前。
李向把手伸進腰間荷包裏摸出幾枚五銖錢放到李魁的手裏說:“今日身上帶的不多,待在下下次過來再好好酬謝兩位大哥。”然後抱拳走向魏征幾人。李向邊走邊想,居然叫李逵武鬆,也不怕丟了梁山好漢的臉。他今天就是來探探路,並不想去見縣令柳長風。楊月萍看到衙役的動作,就想過去教訓他們,被長孫無忌攔住說道:“勿慌,公子過去必有說法。你沒看到公子臉上有笑意嗎?等著吧,他們兩個該倒黴了。”魏征也是在一旁點頭微笑。
原來這幾人跟的李向時間久了,發現李向如果想要收拾某人的話,一定是會帶著笑意的,如果真的是怒氣衝衝的,相反倒不會怎樣。因此幾人都知道兩個衙役要倒黴了。
李向回來帶著幾人又順著大街往南走去,前麵的人越來越多。原來今日還真是榆次舉行大型集市的日子。榆次縣每個月都有兩次大型集會,糧集、年集、果木集等等。今日舉行的正是半年才有一次的“果木集”。顧名思義,果木集主要出售的都是花果樹木,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有錢人家買回去裝點室內,修葺屋子用的。因此也是榆次有錢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集會,當然什麼時候都是平民百姓多一些,大多數人都是來看熱鬧的。
李向幾人也穿梭在其間,幾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集市,一個他們沒有時間來逛,另一個舉辦“果木集”的縣城全國也沒有幾個。幾人都有些好奇,於是在其間走走停停,在新奇的品種跟前還要和老板們問上幾句。
還別說真的讓李向大開眼界。樟木、柚木、胡桃木、櫻桃木這些還算普通的比較多一些,甚至在一些高檔的商鋪門前都可以看到紫檀、黃花梨、烏木、雞翅木、金絲楠木。李向自認為前世的他也是閱曆豐富,沒見過真的還在網上可以看看圖片,可看著眼前的這些珍貴木材,他還是知道自己有些坐井觀天了。
幾人好不容易走出了集市,再一看天色都有些微微發暗了,幾人肚子也有些餓了,於是李向決定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吧。
幾個人繼續往前去尋找吃飯的地方,不知不覺就到了南城門下邊,再往前走就要出城了,於是隻好往回走。剛剛往回走了幾步,李向就被陽光閃了一下眼睛,不由得往右手邊看去,那裏不遠處有一座金光閃閃的建築,剛才就是陽光反射照到了李向。李向停下腳步和大家說過那裏去看看吧,說不定也有什麼好吃的。幾人不置可否,反正是和李向出來的,就跟著他走吧。於是幾人又朝那邊走去。
那座建築比普通的民居要高出許多,因此幾人很容易就尋到了路。轉過幾處民居,前麵一下子豁然開朗,青石板的道路一直通到了建築的門口。門口有一個大大的廣場,正中還有一個半丈高的塔狀物。幾人快走幾步,來到下麵一看,原來是一個石質的香爐,朝著他們這邊還刻著“功德”兩個大字。
李向再看看香爐後麵的建築,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座寺廟。幾人相互看了幾眼,李向說:“不如我們今晚就在這裏化緣如何?”魏征笑著道:“隻聽說和尚找人化緣的,還沒聽過有人要去找和尚化緣的。今日我們跟著公子算是開了眼了。”楊月萍“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大家也都哈哈大笑,弄的李向一陣臉紅,還強詞奪理的說道:“化緣又不是隻有和尚才做的,今日看本公子給你們化緣去。”說著自己先逃一樣的朝著寺廟走去,後麵又響起一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