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從賞到創,對於一些確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選取生活中有美好回憶的照片進行加工創作。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畫藝和畫風的引導。引導學生經曆從賞到創的過程,不可定調太高,因為定調太高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全力模仿,可能會導致學生信心喪失,在創的過程中,主評閃光點,其他可以一帶而過,主要是讓學生領略過程的風景,未必要盡善盡美。如果能激起學生探究過程的意識、激情並付諸行動,便是教學的成功。
三、解放學生的情感,在調整中修正
美術教育是一種重情的教育,人性的弱點更多的是越缺什麼越炫什麼,要掌握學生的特點。根據教育心理學要求,扶正學生的美術學習情結,改變不良行為,有的學生不愛美術,可以多做思想工作,讓其當美術課代表,利用其對美術的不協調認知,糾正其不良觀念。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老師要經常性地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巧設認知失調興趣點,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帶著自信學,帶著疑問學,在調整中完善自己。
如《讓畫動起來》教學片斷:1.你知道哪些動畫片?2.欣賞幾幅動畫圖片,討論:你知道動畫是怎麼動起來的?3.做一個小實驗,讓幾幅定格的動畫圖片,通過快速按鍵的方式,讓學生產生一種動畫感覺。,4.讓學生試做幾個連續的圖片,然後到台前表演看能否產生動畫效果。5.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動畫?(預設:剪紙動畫、電腦動畫、木偶動畫、手繪動畫)6.欣賞平麵的《小布吉》和三維的《阿凡達》動畫片斷,討論:三維動畫是如何製作出來的?7.以《我的成長》為題自選材料,做一組動畫,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用線條,可以用鉛筆淡彩,可以用攝影,選你喜歡的情節和圖片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
讓學生都能帶著一份激情,在不斷產生的疑問中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在教之前,先讓學生通過情境設想,然後全身心驗證自己的猜想,整個過程讓學生強烈地感覺到了猜想的結果與後來借助計算器算出的結果的差異,從而加深對新知的印象。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帶著一份愛心愛學生,讓學生愛著美術,在創新中激發學生靈感,這樣美術教學才能大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