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初探(2 / 2)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現代的社會正在迅速發展,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為標誌的現代教育技術對課堂教學的價值、目標、內容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課堂活動中。

1.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現代教育媒體因其鮮明的圖像、生動的形象和靈活多變的特點,在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方麵遠遠超過了其他傳統教學媒體,我們在教學中,便充分運用這一優勢,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2.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自主鞏固和反饋知識。

鞏固和反饋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機械的筆頭練習或讓學生死記硬背完成任務,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壓力大,效果差。為改變這種狀況,充分調動學生鞏固知識的主動性,強化學生鞏固知識的效果,我們在課堂上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設意境,吸引學生自覺地記憶所學知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鞏固效果好。

3.培養學生個性,創新學習。

新課程標準同時提出讓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現代網絡的快速發展與使用,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我個性。

4.開展智力遊戲,體驗新知。

如果能把學習內容寓於遊戲、競爭之中,就能把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讓學生在遊戲中開發智力,並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喚起學生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與文本內容構成一個具有生命活力的整體,能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感情,從而促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感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雷龍.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對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

[2]劉彥華.淺析現代教育技術對中小學教師的影響.遼寧教育,2006.

[3]鍾誌賢.信息化教學模式.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