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應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社會中,人才素質需要提倡主體性教育,它強調的是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模式打破了教師教學的傳統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是學生核心的智力,它是在發展學生的思維,從問題出發,到解決問題結束。問題是思維的導火索。我們使用錄音、投影、錄像和電腦等現代媒體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不斷為學生施加創建一個新的“最近發展區”,促使學生思考和探索。
三、應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中國充滿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中國得天獨厚的自然已成為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縮小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認識美的深刻內涵和審美體驗。例如,古詩詞很精致,每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抓住關鍵詞分析,了解詩歌,詩歌教學是關鍵,也是難點。若老師滔滔不絕地解釋,學生就會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多媒體可以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製,通過形、聲、光、色、形,將抽象的語言轉換成視覺圖像、影音和具體的文字,這有利於學生抓住“眼球”,明白語言之美。實踐證明,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轉移、變更和繁殖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欣賞美,使學生進入詩中描繪的狀態,強化美的意識。
四、應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
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教給學生寫和說,而且要開發學生的創造價值和潛力,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積極參與,審美能力可以得到鍛煉和提高。
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性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說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是一束綻放的花蕾的話,那麼適時運用多媒體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和鼓舞。”多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恰恰能更好地喚醒學生的各種內在情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語文課變得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李英敏.談小學數學教學利用電教媒體導入的方法[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01).
[2]卞尊華.電教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03).
[3]葛曉朵.淺談電教媒體在小學思品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