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英完全沒有料想到中央對他作出這樣的安排:讓他留下來領導留守蘇區的紅軍遊擊戰爭,擔任中共中央分局書記兼中央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
10月9日,於一個月之前再次被任命為中革軍委代理主席的貢英,接到緊急通知從於都策馬回到瑞金。博古心情急迫地將紅軍主力將要轉移的決定對他說了。
項英驚訝之極地自語著:“這麼快,這麼突然?”
“是呀,敵情已經不容我們再耽擱時間了!最高‘三人團’已經作出了這樣的決定。江鈞同誌,我們反複考慮,有必要留下幾萬人馬堅守和保衛中央蘇區,認為隻有你擔任大任最為合適。作為中央書記處成員,不留下一個人是不行的。”
博古還告訴項英:在建立中央分局的同時,成立中央政府辦事處,組織中央軍區。中央分局成員由項英、陳毅、賀昌、陳潭秋、瞿秋白五人組成;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為陳毅、副主任梁柏台;中央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由項英出任,賀昌政治部主任,龔楚任參謀長。成立少共中央分局,李才蓮擔任書記。
項英在感到重擔壓身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央的特別信賴,一種激動而複雜的心情在他胸中縈繞。項英的組織原則一貫是很強的,迎著總書記關切的目光,他有力地點點頭,以堅定的語氣對博古表示“我接受黨的任務!”
中央蘇區各省留下來堅持遊擊戰爭的領導人是:江西省委代理書記曾山,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躍,副主席徐達誌,軍區司令員李賜凡;
福建省委書記萬永誠,省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吳必先,軍區司令員龍騰雲;
閩贛省委書記賴昌祚,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楊道明,軍區司令員宋清泉;
贛南省委書記鍾循仁,省蘇維埃政府主席鍾世斌、副主席王孚善,軍區司令員蔡會文;
粵贛省因為尋烏,安遠兩縣為敵所占,已將會昌縣劃歸贛南省,省委書記劉曉隨野戰軍行動,留下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鄧學林和幾名部長領導群眾的遊擊戰爭。
留下來的紅軍部隊及地方紅軍,總兵力將迫3萬人,其中獨立師和獨立團的兵力約1.6萬。主要的部隊有:紅軍獨立第二十四師;歸中央軍區直接揮指揮的江西紅軍獨立第三團、七團、八團、九團、十一團、十五團、十六團;江西省軍區三個團;贛南省軍區兩個團;福建軍區兩個團;閩贛軍區四個獨立團;加上一些縣的獨立營。還有一支既是沉重負擔又是以後重要戰鬥力的部隊——紅軍各軍團醫院及紅軍總部醫院難以帶走的重傷員,共有2.5萬人,也留下在中央蘇區。
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和中央軍區,於1934年10月10舊日至12日陸續成立後,開始在瑞金縣梅坑的馬道口村設立機關辦公,到同年11月中旬又遷到於都縣寬田的石含村、龍泉村,12月底又轉遷於都縣黃龍(今黃麟)的井塘村。
中共中央書記規定:中央分局除領導中央蘇區的留守鬥爭,同時領導湘贛、湘鄂贛、閩浙贛和閩北蘇區的遊擊戰爭。中央軍區直接指揮原有的5個省軍區。10月8日,中央書記處發布了《中共中央給中央分局的訓令》,明確項英為書記的中央分局,係中央蘇區的最高領導機關,要求在紅軍主力突圍之後,中央蘇區的瑞金、寧都、於都、會昌之間的“三角地區”,為最基本的紅色區域和“必須最後堅持的陣地”。
10月11日,項英主持在瑞金縣梅坑馬道口村,召開了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中央軍區的聯席會議,就許多的工作進行研究。這一天,陳毅沒有參加,正在接受由周恩來布置的“特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