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2月中旬,正是寒冬季節,彭德懷率領中國紅軍第五軍主力800餘人上到井岡山。朱毛紅軍又多了一支智勇雙全的勁旅,割據了一年四個月的井岡山紅色區域增添了一位能征善戰的驍將。
紅五軍與朱毛紅四軍聯袂井岡山的消息,使國民黨南京政府感到震驚與恐慌。蔣介石在震怒之餘,發出了“換將會剿”的命令,決定撤換江西省政府主席魯滌平“湘贛剿匪總指揮”一職,由湘省政府主席何鍵取而代之。
接到南京政府的嚴令,何鍵不敢懈怠。他在江西的萍鄉召開兩省軍事會議,舉行就任儀式,製訂“會剿”計劃。其軍事部署是從兩省抽調18個團以上的兵力,在1929年1月20日前進入指定作戰地點。
湘贛敵軍秣馬厲兵大舉井岡山的情報陸續傳到了前委及紅四軍軍部。恰在此時,中共江西省委通過吉安縣的地下交通線,轉來了已傳遞半載之久的中共“六大”文件。毛澤東對朱德說:開一個範圍大一些的會議,一則傳達中央的文件,二則對兩省的“會剿”作一個研究,拿出應對的策略。朱德回道:“這一次兩省調集重兵,言傳還有飛機助戰,恨不得一個早晨踏平井岡山,咱們是得要認真對付呐!這會由前委來開吧。”
1929年元旦過後,正是滴水成冰的大冷天。從1月2日起,往日平靜的井岡山柏露村忽然人多了起來,邊界各縣的負責幹部及紅四軍、紅五軍軍委委員紛紛騎馬趕到。前委秘書譚政、黃春圃等人在村口的橫店布置好了會場。
1月4日清晨,毛澤東與朱德等人從新城騎馬趕到。毛澤東進到橫店向賀子珍要過名冊,見總共來了64人,所通知的代表均已到齊。此為前委召開的聯席會議,參加人員為邊界特委、紅四軍、紅五軍軍委及各縣縣委主要負責人。
會議開始之前,毛澤東向眾人介紹了彭德懷與滕代遠,因為多數地方幹部對他二人還不認識。接下來朱德講了聯席會議的內容,宣布正式開會。
會議的第一個程序,是由前委書記毛澤東傳達中共“六大”的文件。
中共“六大”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蘇聯莫斯科召開的。大會製定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民主專政的革命綱領。這個綱領,明確了中國的社會和中國革命現階段的性質,指出革命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必須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的政權,實行廢除剝削和打倒封建勢力內容的土地革命;提出了現時黨的任務,指出革命處於低潮時期,黨的路線是爭取群眾,要用一切力量做組織民眾鬥爭的工作,各個割據區域必須最大限度地發展工農紅軍,建立紅色政權。
4日下午起,會議進入重要議程:討論如何應對湘竷兩省的第三次“會剿”。
對於井岡山麵臨的嚴峻軍事形勢,每一個與會者都是清楚的。討論一開始,就有部分幹部主張奮起迎戰,利用山險擊退敵人。袁文才、王佐、伍中豪、宛希先等“主戰派”都顯得很有決心與信心。
隨後,一些對敵人占絕對優勢感到擔憂的幹部發言,他們認為不可盲目死守,弄不好會把老本丟光。他們主張紅軍應該跳到山外避免與敵作戰,以盤旋式的戰略,在井岡山四周打圈子。
兩種不同的主張,各持己見,互不相讓,一個下午很快地過去了。
翌日繼續討論。屋外,依然寒風凜冽,雨雪霽霏,店內也依舊人聲鼎沸,爭論激烈。
一直沒有發言的彭德懷眼見爭論還在持續,不由地提高了聲音說道:“這麼大的戰略方針,前委肯定有所考慮,不知是個怎樣的打算,請澤東同誌講講吧。”這話得到了多數人的附和,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毛澤東。
毛澤東迎著所有人關注的目光,徐徐地講開了:
“我看不能死守,敵人強於我們五六倍,且裝備精良,表現了很大的決心,氣勢不謂不凶,死守無疑會招致失敗。”
袁文才、王佐、伍中豪等人聞之泄氣。
“不過,跳到山外去盤旋也不行,等於丟掉井岡山不管,我們在此間經營一年多了,好不容易建立了羅霄山永中段政權,這塊革命的根基之地千萬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