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從一句“謝謝你”開始
特別關注
作者:本刊編輯部
中國有句古話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英國也有一句諺語叫:忘恩比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他存在於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惡。
一直以來,感恩關乎道德和品質。
而美國的心理學家通過試驗,對“感恩”有了更高層次的解讀:真正成功的秘密是感恩,真正快樂的秘密還是感恩!
今天,感恩已經和快樂、成功連在了一起!
關於感恩,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聽到父母們發出這樣的歎息:
為什麼我事事順著孩子,他(她)卻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
為什麼我幫孩子打掃房間,卻遭到他(她)的嫌棄?
為什麼孩子吃了奶奶燒的飯菜,不道聲感謝卻還挑剔飯菜不夠香?
為什麼孩子按照學校的要求剛剛給媽媽洗了腳,卻因為沒答應給他(她)買新手機而摔門離去?
“感恩”如此重要,和孩子的未來相關。可為什麼我們替孩子做了那麼多,卻沒能順其自然地看到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如此簡單,隻需從“謝謝你”開始。可為什麼得到一句發自內心的“謝謝你”成了一道難題?
本期策劃,就讓我們一起進行一場關於“感恩”的探秘之旅。認真地探究一下,感恩有多重要?感恩之情從哪裏來?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感恩,開始感恩的行動?
解開這道題,孩子的美麗人生,或許就從一句輕聲的“謝謝你”開始了!
教孩子學會
心存感激的生活態度
編譯 | 奕霏
我們用美味填飽孩子們的肚子,也需要用美好的品德來注入孩子們的心靈。最好的品德,就是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這樣定義感恩:
感恩是對美好事物的肯定,當我們肯定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你會發現你擁有了一個美好感受的源泉。感恩是一種能夠使人與人之間關係更加緊密的情感,它讓我們知道自己在被別人支持和肯定。感恩會讓我們想要感激並且回報他人。
感恩的與眾不同:它是讓你學會感激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不是隻因為得到了新的東西才更高興,更不是得到了身體上、物質上的滿足才感到愉悅。
但感恩不單純是知恩圖報,而是一種常懷感激之情的態度。
讓孩子保持一種感恩生活的狀態,才不會讓恐懼和擔憂控製我們的孩子。
我們都該“謝謝”誰?
感恩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知恩圖報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孝順,也就是懂得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祖輩的親情之愛;要“知恩圖報”,也就是懂得感謝給你幫助的人。
我們要感謝的對象:父母、家人、朋友、同事。
第二個層次:感謝你所擁有的
對世界之美懷有好奇,把所擁有的一切當做禮物,感謝上蒼給我們的一切恩惠。
我們要感謝的對象:你呼吸的空氣、路邊的小花、夜晚的星空、你的工作、你的思想、你的健康、你的家庭、與朋友分享的歡笑與悲傷等等。
第三個層次:感謝你失去的
如果事情沒有像計劃的那樣,感恩的人會把失敗變成一種力量。感恩你所失去的,會讓你有一種嶄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痛苦的事情發生之後,感恩呈現給你的是一條成長的道路。
我們要感謝的對象:我們的敵人、失敗經曆、一次錯誤、遇到的挑戰,
感恩的力量
編譯 | 霏霏
8個感恩的好處,
和孩子的未來相關
20年前,一位導遊在工作中結識他的兩位級別相同的領導,A領導總是說團裏的人很好,負責任、大方。而B領導總是看到不好的東西,遲到、粗魯、自私。
20年後再見兩位領導,他們的狀況截然不同。A領導成了這家公司的老板,事業很成功,家庭、經濟方麵都特別好。B領導卻失業、離婚。
他們的不同恰恰源於他們是否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所以,教會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未來會大不一樣。
下麵列出的感恩的好處,是一項來自美國的對感恩的研究性調查所得出的結論。該研究共進行了40多個調查。
1.感恩讓我們更快樂
研究發現,不管你是中了彩票還是突然全身癱瘓,3-6個月後,幸福指數都會回到平常的數值。但堅持每天感恩的人,3-6個月後幸福指數會提高25%。這跟你薪水加倍的效果是一樣的。
2.感恩讓我們更富有
感恩讓我們更容易完成事業的目標,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兩項共有243人參與的研究顯示,那些多用10%的時間感恩的人,財富數量比平均值高出17.5%。
3.感恩讓我們更健康
一項為時11周有96人參與的研究表明,那些每天感恩的人每個禮拜願意多花40分鍾做運動。感恩也會幫助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恢複健康。甚至有調查顯示,感恩可以增長幾個月或幾年的壽命。
4.感恩提高自尊心
感恩的重要特點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人身上。熱情和感恩的心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幫助其他的人。所以說,學會感恩比心理治療更加有效。
5.感恩可以幫助睡眠
感恩能幫助治療失眠。感恩是安全又免費的安眠藥。因為感恩,你不再焦慮,會感到很輕鬆,一下就睡著了。
6.感恩提高成功的幾率
感恩讓我們變得更積極,讓肉體和精神變得更好,從而轉換成更多能量,感恩使成功的幾率提高。
7.感恩幫助我們放鬆
許多人都承認感恩和正能量是最可以讓人放鬆的。感恩其實是比深呼吸還要有效的放鬆方式。
8.感恩提高效率
感恩被證明可以增加自信和安全感。那些沒有安全感的人通常都很難集中精神,因為他們有很大一部分思緒都被擔心占據了。但那些很有自信的人通常都可以更有效地工作。
一切美好
是從“謝謝你”開始的
感恩的心不會自己產生,它是一種選擇,一種行動。讓我們一起培養會感恩的孩子吧!
感恩培養關鍵詞:父母榜樣
解讀人:小學老師 胡瑩潔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為了鍛煉孩子們的筆力,更為了探求孩子們的情感軌跡,把握教育契機,我把“心情日記”作為學生的一項常規作業。
近日,我班女生小奕在心情日記中這樣寫道:前幾天,媽媽摔傷腿住院了。以前,每次我生病時,都是媽媽帶我去醫院。現在我也想去照顧媽媽。可外公、外婆還有爸爸都說醫院裏有很多病菌,孩子容易感染生病。他們說不讓我操心,讓我安心學習。我已經3天沒見到媽媽了,不知道她的腿怎麼樣了?我好想媽媽啊!我到底要不要去看望媽媽呢?真煩惱啊!
讀著日記,我仿佛看到了小奕愁苦的臉。多麼可愛的孩子啊!媽媽受傷期間,本該是小奕感恩反哺的好時機,遺憾的是,小奕的長輩卻把她的感恩心懸在了半空。誠然,醫院不是什麼好去處,10歲的孩子也真的幫不了什麼大忙。但是,這份對媽媽的牽掛中孕育著孩子美好的感恩情懷。簡簡單單說一聲“不用你管”,豈不是阻止了這份感恩情懷的發展,逼著孩子走上自私、冷漠的歧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