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劇本通俗:不怕狗血虐,最好鹹甜可口逼格高
高收視快消劇,首先不能如《大明王朝1566》那麼文藝高級,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確實首先要夠通俗。電視劇是休閑的藝術,永遠不缺好劇,但既優質又適合市場的商品劇,就真的難得。
就拿《何以笙簫默》來說,節奏的拖遝注水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但觀眾和粉絲仍然趨之若鶩,這裏頭除了鍾漢良和唐嫣的高顏值保障,就是劇本的功勞,有虐有甜,通俗中又提煉出高逼格的純愛宣言“不願將就”。
《何以笙簫默》前半段主要刷“虐戀情深”,男女主角在重重誤會中相愛相殺,一會虐病了,一會回憶殺,還甩出一句讓整個高樓林立的浦東黯然失色的“不願將就”,秒殺一眾光狗血不接地氣的俗氣國產偶像劇。
這不算高潮,最讓粉絲群起圍觀的是婚後的鍾漢良與唐嫣時不時就上演的吻戲和甜蜜互動,鍾漢良的吻戲實在破壞力驚人,吻戲合輯直接成為微博刷屏神器。
“寵溺”這一招可能已經成為不輸給“虐戀”的法寶,去年一部“虐死單身狗”的熱播古偶《金玉良緣》,同樣也是在虐得人眼淚汪汪外,憑借驚人甜度的寵溺互動吸引了大量圍觀。一部高收視快消劇,刷經典值刷臉之後,勢必要刷出通俗的親切感和吸引力,才能牢牢留住觀眾。
多重營銷:全內容挖掘、全網絡覆蓋、全媒體刷存在感
現在的電視劇營銷跟幾年前相比真是鳥槍換炮。除了單純賣給電視台,還能賣給視頻網站,立體挖掘廣告植入,宣傳不僅靠電視台和門戶網站的焦點圖,更是微博、微信全方位覆蓋。
拿《何以笙簫默》來說,雖然劇方因為服化道看起來實在夠省錢而大喊冤枉,號稱投資超過6000萬,這投資對於一部現代偶像劇來說確實不低了,但這成本壓力估計也就唬唬人,一點也不大,因為滿眼的感冒藥、雞尾酒、手機APP、汽車……廣告,即使不夠收回成本,也絕對減輕大把壓力。
這樣的情況在國產現代偶像劇中算是越來越常態,但對古裝劇、年代劇就難度高很多,植入廣告難,投資回本基本靠賣片,《武媚娘傳奇》3億的成本據說堪堪收回,但它還有龐大的海外市場,而“史上第一窮劇”《拐個皇帝回現代》的整個古裝部分,成本估計還趕不上武媚娘一件衣服,而它也正代表網絡古裝劇的常態。要做高收視快消劇,營銷上的功夫真是要下得很深。
另外,以《何以笙簫默》的成功營銷來說,全網絡覆蓋的話題宣傳也相當重要,劇集開播前才正式開始宣傳,在這之前連張正式的劇照都沒發過,算是打了“饑餓營銷”的擦邊球;播出後微博、微信的全網絡覆蓋,熱度飆高後,話題不斷的翻新宣傳,都刷出了超高的存在感,對比創紀錄的網絡點擊數據,相當有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