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心裏窩了火,偶爾與鄉鄰抱怨幾句弟弟的不是。漸漸的,村裏就有了關於弟弟忘恩負義的流言。這樣的話傳到弟弟耳朵裏,弟弟自然也覺得委屈,他認為是哥哥不體諒自己在外打拚的難處。
於是,一來二去,兄弟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僵化。最後,竟然到了道路以目的地步。兩人仿若仇人,整整十五年沒有來往。
這樣的事說給誰聽都難以相信,因為他們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恩怨。外人也評論不出是非,有人說做哥哥的太小心眼,不夠大度;有人說做弟弟的太淡薄親情,不夠熱忱。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弟弟正在那一帶出差,因為交通和通訊的阻斷,與家人失去了聯絡。哥哥那些天沒睡過一夜好覺,雖然嘴裏不說什麼,卻始終關注著電視裏的災情直播報道。後來,他終於按奈不住,親身奔赴四川,路途不通的時候就幹脆步行。
當他在醫院裏找到傷勢並無大礙的弟弟之後,兩人抱頭痛哭。
也許,在那一瞬間,他們埋藏在心裏15年的親情全部爆發出來了。畢竟流著同樣的血液,怎樣的冰山都冷卻不掉血管裏的緣分。
無論有怎樣的責難,有怎樣的誤會與矛盾,到頭來,彼此心裏都存有說不出的牽掛。
人生在世,傷害在所難免。朋友可能會陷害你、愛人可能會背叛你。麵對傷害的種種,你都有權做出最主觀的決定,無論你的決定是理智的、大度的,還是衝動的、狹隘的,你都可以做出自己最想做的選擇。
但,惟獨麵對來自親人的傷害,你不可以言恨、不可以說不,你隻有選擇承受、忍耐、接納。
你也許有委屈,也許有苦處,有太多的苦水要傾訴,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咽下這些說不出的埋怨。
隻因為,那個傷害你的人,和你流著同樣的血脈。
這個人,無論是因為怎樣的事、怎樣的緣由傷害了你,他都絕對不是真的想給你難堪、給你尷尬、給你疼和苦。
一位母親因為不滿意兒子的婚事,百般阻撓,做兒子的卻鐵了心要和女朋友結婚。因此,兒子選擇了離家出走,在異地結婚成家。母親忿忿然放出話來,絕對不允許兒子帶著妻子回老家。做兒子的也有骨氣,自此,真的沒有回過家。
幾年後,他的母親因為腦血管病突發去世,閉眼之前嘴裏念叨的隻有兒子的乳名。
兒子接到消息之後,母親已經咽了氣。他放聲大哭,後悔莫及。別人都說他怎麼那麼強,其實當初把妻子帶回家後,母親自然會接納他們,天下哪有真的肯拋棄兒子的母親?
親人之間,又怎會有真正的仇恨?可以恨一時,但絕對不會仇一世。手足之情、父母之愛,哪有什麼傷什麼痛值得一提呢?
親情之愛,是多少傷害也磨滅不掉的,與其長久怨念,不如當初就輕鬆化解那份隔閡。
親人之間的隔閡是一層紙,也許輕輕一捅就破了,然後彼此之間像從未發生過任何矛盾一樣,不會記得仇與恨。
在遇到困難的時刻,打鐵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的親人怎樣都會給予你真摯的愛。當你的心流離失所、無所歸依的時候,親人那裏會是你最後的溫存城池。
可是,那層紙若不及時捅破,就可能慢慢變成穿越不破的銅牆鐵壁,彼此感情被千年冰山凍住。你與朋友斷交、與戀人絕情,你可以做到任何決絕的地步,可是,與親人之間,無論你表麵上的態度怎樣決絕,心底裏都會有牽念、有記掛、有說不出的情愫,像小蟲齧咬著你。
有些時候,不妨做回孩子,對待讓你受傷的親人,也像對待頑童一樣。
假如對方傷害了你,就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多些忍耐,把你臉上僵硬的表情舒展開,換做一個寬容的笑臉。
假如他自知有錯,又不好意思主動與你道歉,你不妨張開手臂給他一個擁抱。
假如他生你的氣,你不用膽怯、不用懊惱地躲開,大方地和他打個招呼,向他問個好。
對待至親至愛的人,我們應該努力做主動的一方——主動道歉、主動原諒、主動化解。主動是最溫和、最快捷的態度。
如果你做了傷害親人的事、說了傷害親人的話,不必惴惴不安躲在一旁;反之,如果你得到了親人的傷害,不必耿耿於懷。隻因為,你們生活在同一片森林裏,森林裏每一棵樹的枝椏都是你們一脈相承的血管,那血管裏流動著的是上天注定了的奇妙緣分。
無論在世界何方,家與親情是我們最安定的歸宿。在那裏,有一種默默無聲的愛,永遠環繞著你,不離不棄。
有那樣一個人嗎?他(她)是你血脈相連的親人,但你們因為某些事情變得不親密、不信任、不熱絡……
那麼,就給他(她)一個擁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