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血色大繭(2 / 2)

劉自恃有功,頗有驕色。他性粗疏,逸遊縱酒,不以職司為意,丞相府事物,多所遺陋,楊堅甚為不滿,於是以高代替他為丞相府司馬。是後日漸疏忌。鄭譯性輕險,不親職務,而贓貨狼藉,也被楊堅疏忌。這時,李德林進授丞相府從事內郎。此後,丞相府的政事主要由李德林、高處理。

後來,劉和鄭譯的結局不同。

矯詔入主朝政的楊堅,急需鞏固政權,因而采取了諸多除舊布新的應急措施。

楊堅在正式發布周宣帝死訊的當天,便下令停止洛陽的土木工程。幾天後,刪改舊律,施行《刑書要製》。又罷人市之征。“躬履節儉,中外悅之”。

六月初六,在楊堅發布周宣帝死訊半個月後,下令撤銷對佛、道二教的禁令。對在周武帝禁斷佛、道二教期間,仍信佛信道者,分別送入寺院、道觀,妥善安頓。楊堅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的複佛、道之舉除了個人感情外,更重要的是他利用這件事來達到其政治目的,即撫慰那些因遭周武帝粗暴打擊的僧道勢力,籠絡人心。

隋王朝建立後,楊堅也頗為自得地講述這樣一段話:“朕於佛教,敬信情重。往者周武之時,毀壞佛法,發言立願,必許擴持。乃受命於天,仍即興複,仰憑神力,法輪常轉。十方眾生,俱獲利益。”

年底下令,凡是改鮮卑姓的,一律恢複原姓。

為了防止邊患,楊堅派司衛上士長孫晟等護送千金公主宇文氏前往突厥汗國和親。再派建威侯賀若誼,前往突厥,賄賂阿史那佗缽可汗,讓他交出北齊流亡皇帝高紹義。

賀若誼,字道機,父親是東魏降將,因此舉家遷居河南洛陽。兄賀若敦,與楊堅的父親楊忠參加過平齊戰爭。後觸怒宇文護,逼令自殺,其子後來成為楊堅的重臣。賀若誼能言善辯,口舌如簧。早在宇文泰初據關中時,派他通使柔然,第一次就誘降萬餘人;第二次又帶厚禮賄賂柔然酋長,柔然便棄齊連周,還將派到柔然的齊使交給賀若誼發落。

此次遊說突厥,賀若誼的口才再得施展。在賀若誼授意之下,阿史那佗缽可汗陪同高紹義到汗國南境狩獵,賀若誼突然殺出,劫走高紹義,押抵長安,隨後貶出巴蜀,不久死去。至此,北齊高氏皇族根斷巴蜀。

另一方麵,楊堅加緊結納朝中和地方百官,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如大將軍元諧、上柱國郭衍、少內史崔仲方、少司憲裴政、少師右上士李安、益州總管梁睿、代理陵州刺史薛道衡等。郭衍密勸楊堅“殺周室諸王,早行禪代”。崔仲方與楊堅相見後,“握手極歡”,當夜崔仲方上便宜18事,楊堅並嘉納,崔仲方力勸楊堅早日代周自立,梁睿也上表勸進,皆使楊堅喜形於色。在這一係列過程中,都可見楊堅明暗兩手的做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