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是個典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晉”為進、向前的意思,“升”為向上、提高的意思。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晉升可謂是人生第一等的大事。尤其是行走職場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升職加薪,哪一個在職場中打拚的人不以此為目標?
一個在可口可樂公司工作的員工說: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人,最關心、最重視的是晉升,而不是收入。因為職務上升了,收入也就自然上升了。
東方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也說:日本企業的員工要是得到了晉升,就會欣喜若狂。
不僅如此,在出門應酬、老友聚會時,總會有一些人問你:現在在什麼單位工作呀?升職了沒有?待遇怎樣?一個人如果在職場混了多年,仍然沒有什麼頭銜和職務,不光別人覺得你有點失敗,就連自己也會覺得沒有成就感,有點愧對江東父老。
古之智者雲:“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現代人則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可以說,追名逐利之心自古有之,於今尤甚。我們身處在一個長期以來對成功及地位尊貴者持有某種仰慕甚至崇拜情結的社會,的確已很難做到淡泊名利。這就促使我們不得不去追求升遷加薪,去爭取做個職場成功者。
處於現今高標準、高要求的職場,做一個下屬不易,而做到有成就、獲得高薪升職則更不易。一個下屬如果不能掌握實實在在的“做下屬的學問”,那他就永遠也出不了頭。職場上沒有人永遠甘心居於他人之下。在職場上能夠取得成就感,並被上級領導欣賞、器重、委以重任,這恐怕是每個做下屬的願望。大量的事實也告訴人們:能否進入領導者的行列,早已成為衡量一個人在職場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但領導的位子畢竟是有限的,有的人當上了,有的人沒當上,這既不是某些人所說的“運氣”和“機遇”,也不是另一些人所說的“關係”和“背景”,更不是算卦先生所說的“風水”和“命運”。這些說法不僅簡單、粗淺,而且是相當錯誤的。追本溯源,歸根結底,真正的原因在於一個人是不是擁有領導的能力。
西方哲學家赫伯特說過:“一個人如果20歲時不美麗、30歲時不健壯、40歲時不富有、50歲時不聰明,就永遠失去這些了!”一位企業家說過:“在我們的公司裏,如果一個人到了40歲還沒混到一官半職,那麼他就不會再得到任何升職的機會了。我怎麼能讓一名即將內退的‘老人,影響年輕人的衝勁?”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我們這裏也要說:晉升也要趁早!不僅如此,領導的位子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真的很想占有這個位子,就應該努力使自己具備過人的領導素質,爭取早日“殺人重圍”,而不要總是站在圈子外麵當一個“旁觀者”的角色。
本書正是圍繞員工怎樣才能當上老板這一課題,通過大量事例研究得出員工能當上領導的八個因素,那就是:求上進,勤自省,態度好,樹優勢,能執行,理關係,知進退,明禁區。通過本書的梳理和分析,希望每一位職場中人讀過本書後都能受益匪淺。我們也相信——你的領導能力必將因此而得到顯著提高!你的領導生涯必將因此而有一個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