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m.js">
>我掉進了"如果"的陷阱——"如果這樣","如果那樣",我就可以"怎樣怎樣"。長大以後,這種自卑的心理在很多年中也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十五六歲時,我跟著師傅學美發。剛開始,我隻能從打雜小工做起。師傅幫那些漂亮姑娘剪頭發時,我就一個人躲在一旁低著頭洗毛巾、掃地。那種抬不起頭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很渺小,也很窩囊。
直到我自己開店的時候,我都沒什麼自信。我不敢站在台上講話,每次硬著頭皮給員工開會的時候,我都要事先寫好演講稿:第一條講衛生,第二條講業績,第三條講心態,第四條講銷售……我總是要把想講的話一句不落地寫好、寫清楚,然後再照本宣科。可是,我在上麵講的時候,下麵根本就沒有人在聽,員工們該聊天的聊天,該發信息的發信息,開會的效果非常差。現在回想起來,我明白主要原因在我自己身上——我沒有自信,所以內在的能量發揮不出來,講出來的話自然沒有吸引力。
到了二十一二歲的時候,我終於敢"直麵"自己的自卑了——我學會了偽裝自己。有人問起我的學曆,我就會說自己是高中畢業的,有時候還吹噓自己是大學本科生。我不敢說自己根本就沒有學曆,因為我怕別人知道了真相,會覺得我是一個沒文化,低水平的人。
那時,我花了太多的精力去掩飾、美化自己。可是,我越是偽裝,心裏就越是痛苦,也就越不能接納真實的自我。在我那脆弱的麵具下,掩藏的是一個疲憊、痛苦、自卑的靈魂。
現在回過頭去看那段生命中最為尷尬的年少歲月,我認為,那時我感受到的所有痛苦和自卑,都是因為我拒絕接納自己造成的。在內心中,我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好,更不夠成功,我不能接受這個不夠完美,不夠好,不夠成功的自己。
其實,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種自我否定的心理。他們常常會在內心對自己挑三揀四,嫌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心理學家認為,正是這種深藏在人們潛意識當中的自我否定,使人們不願意接納真實的自己,同時也造成了人們內心中最深層次的痛苦。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2)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
一個不能接納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地接納他人、接納這個世界的;一個不能接納自己的人,其生命也很難有真正的品質可言。自信的堅實基礎是自我接納,快樂的堅實基礎也是自我接納。一個人隻有願意肯定自己、接納自己,才能體驗到生命中真正的快樂和自由,才能依照自己的特質活出真正的自我。
所以,成長的第一步就是接納自己、愛自己。這是每個想要獲得真正快樂的人必須學習的課程。
如何才能做到接納自己呢?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努力:
1.接納自己的缺點,原諒自己的過錯,別再進行自我懲罰。
不管你有多少缺點,做過什麼錯事,從現在開始,停止自責吧,不要再責罵、挖苦自己了。接納自己就是要客觀地認識自己,正確地評價自己,適當地寬容自己,平等對待自己身上的每一項特質,接受它們的饋贈,用包容的眼光來看待它們。
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積極與消極兩方麵的特質——善與惡、好與壞、光明與陰暗、強大與脆弱、誠實與欺瞞,我們的內心正是這些矛盾的統一體。我們必須敞開心扉,既接納光明的一麵也接納陰暗的一麵。因為,隻有從容接納黑暗的人,才有資格接納光明。
榮格說:"金子總是隱藏在暗處"。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缺點背後都隱藏著優點。難道不是嗎?就以我自己為例:因為我出身貧窮,所以我才有足夠堅強的意誌去追求成功;因為我沒有學曆,所以我才不得不逼迫自己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因為我沒有太多的選擇,所以我才擁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讓自己在美容美發行業紮根並做出成績……其實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曆,特別是那些令我們感到自卑和討厭的經曆,隻要我們願意,它們都是成全我們的最好禮物。
接納自己,不要再苛求自己,不求十全十美,不以微瑕掩碧玉,不以己短比人長,這是我們能夠獲得成長的開始。接納自己是一種心理狀態,與個體所處的客觀環境優劣,與本人的條件是否優秀並不完全相關。我很喜歡莊子的著作,喜歡研究他的思想體係,在《莊子·大宗師》裏有一篇很動人的故事:
子祀和子輿是好朋友,有一天,子輿生病,子祀去探望他。
見麵時,子輿對子祀說:"偉大的造物者啊,竟然把我變成駝背的模樣,背上生了五個瘡。臉也因佝僂而低伏到肚臍。我兩肩隆起,高過頭頂,脖頸骨朝天突起。"
子祀問他是不是討厭這種病,子輿悠閑地說:"不,我為什麼要討厭它呢?假使我的左臂變成一隻雞,我便用它報曉;假使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鳩來吃;假使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我的精神變成了馬,我便可以乘著它遨遊,無需另備馬車了。再說,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安於時機而順應變化,哀樂自然不侵入心中。當我改變不了它的時候,我為什麼要討厭它呢?"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3)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
子輿是真正懂得了"隻有接納自己,才會活得快樂"這個道理!實際上,世界上原本就沒有完美的人,一個連自己都不願意接納,不願意愛的人,又能指望誰會來關心、包容他呢?
一位禿頂的將軍參加一次宴會時,身邊的侍者由於緊張,失手打翻了酒杯,把酒全灑在了他的光頭上。一瞬間,時間似乎凝固了。侍者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但那位將軍卻撇了撇嘴,很不以為意地說:"老弟,你以為這種辦法能治療禿頭嗎?"宴會上的人都被逗笑了,空氣中的尷尬一掃而光。
故事中的將軍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如果他不能接受自己禿頂的事實,即使麵對別人不經意的冒犯,恐怕也會暴跳如雷,又怎麼能做到用自己博大的胸襟化解尷尬,並包容別人的失誤呢?
當然,接納自己並不意味著放縱,無條件地接納和愛自己,是為了讓自己能放下所有的負麵能量,允許自己像一個人,而非像一個神一樣活著。當我們能真心地相信,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最好安排,當我們能不再苛求自己,對自己寬容時,我們的內心才能真正放下所有的糾結和痛苦,才能利用現有的條件,讓自己活得痛快淋漓、輕鬆自在。
2.愛上獨一無二的自己,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和要求自己。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喜歡與別人進行比較,他們常常拿別人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自己,甚至希望自己成為別人,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真的變成了別人的樣子,我們就會快樂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傳說,有一隻青蛙,對自己長著四條腿以及一蹦一跳的走路方式極為不滿,於是不停地到河邊的寺廟中去拜神許願,祈求神靈能讓它像人一樣兩腿直立著行走。
年複一年,青蛙的誠意終於打動了神靈。青蛙的願望實現了,它想這下可以又高級又瀟灑地走路了,多幸福啊!
它迫不及待地邁開兩條長腿,驕傲地走了起來。可是它的眼睛隻能望見後麵。它的腿往前走,眼睛往後看,不知不覺間離河邊越來越遠了。它再也無法獲取食物,最後終於饑渴難耐地死掉了。
其實,別人所擁有的未必會為我們帶來快樂。我們根本不必羨慕別人,上帝並不偏愛任何一個人,每個人生來都擁有自己的財富。佛陀告訴弟子,大地上長著各種各樣的花,它們類別不同,形象各異。清馨的蓮花不會想要把自己變成雍容華貴的牡丹,山坡上的小野花,也不會羨慕院子裏妖冶的玫瑰。
每一種花都是獨一無二的,從來不會有任何一朵花,嫉妒別的花,模仿別的花。每朵花對自己的存在都很有自信,它們從來不會盲目地羨慕別人的美好。人也是這樣,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4)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所以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如果我們能放棄無謂的比較心理,坦然地接納自己,我們的生命才能如花朵般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芳香。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學會完全地接納自己,無條件地尊重自己,欣賞自己,愛自己吧!這樣做不僅是對生命的負責,也是重新找回豐富、圓滿自我的開端,是從"要"到"給",贏得人生幸福的重要起點!
◆別把焦點放在問題上
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遇上常常會有不同的感受,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飛機晚點,有人會認為,真倒黴,所有的事情都被耽擱了;有人會認為,還好隻是晚點1個小時而已;還有人會認為,幸虧飛機晚點了,如果在暴風雨中強行起飛很可能會遇到更大的災難,晚起飛1個小時躲過一場災難,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為什麼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我想,這主要是由於每個人在自己的頭腦中裝下的"思維模式"不同造成的。
我一直覺得,人的大腦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它就像一隻水杯。以水杯為例——裝下了酒就裝不下醋,裝下醋就裝不下醬油,裝下了醬油就裝不下涼白開……
人腦也是如此——裝下了積極就裝不下消極,裝下了勇氣就裝不下恐懼,裝下了麵對就裝不下逃避,裝下了自信就裝不下自卑,裝下了感恩就裝不下抱怨,裝下了光明就裝不下黑暗,裝下了快樂就裝不下憂愁,裝下了勤奮就裝不下懶惰,裝下了愛就裝不下恨……
其實,世間萬物都有正反兩麵,就像一枚硬幣,關鍵在於我們選擇硬幣的哪一麵。我們選擇關注什麼,我們關注的焦點在哪裏,我們就會習慣於怎樣思考問題,而我們思考問題的習慣,就會慢慢形成我們的"思維模式",而一個人有怎樣的"思維模式",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一張白紙上點了一個黑點,然後問他的幾個學生看到了什麼。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他們看到了黑點。
心理學家反問:"為什麼這麼大一張白紙你們沒有注意,卻偏偏要去注意那個小小的黑點呢?"
注意瑕疵,關注問題,的確是不少人的習慣。仔細想想,在你周圍的同事與朋友中,是不是也有一些人習慣於關注"黑點"?他們無論與誰交往,都習慣於看人家身上的短處和缺點,他們對社會的陰暗麵,是不是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心?如果一個人習慣於將自己的視覺、聽覺、注意力的焦點放在錯誤或負麵的地方,那麼他就很容易產生負麵情緒,他的生活也不會快樂。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時,我的腦子裏裝的幾乎全部都是貧窮、痛苦和自卑的思想。任何好的、向上的東西我都視而不見,所以那時我一直在痛苦中艱難地掙紮。我把很多簡單的事情都想象成巨大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於是我在自己的心裏打了很多解不開的結。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5)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現在的我早已學會了把自己關注的焦點放在事情好的、光明的一麵上,學會了不在問題本身上過度糾結,不在麵對阻礙的時候束手束腳、膽戰心驚。問題、阻礙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如果它們來了,我接納就是了。
現在我有幾百家店,不管是直營店還是加盟店,每天都會出現無數的問題,每天都會有無數的問題急需解決。但是我很少有手忙腳亂的時候,因為我打心眼兒裏認為,任何企業,隻要它在成長、在發展,就都會有無數的問題冒出來。有問題很正常,沒有問題反而是不正常的。即使我親自管理一個店,員工也是該請假的請假,該離職的離職,該開會的開會,該剪頭的剪頭,該洗頭的洗頭,也免不了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既然如此,作為一個老板,如果我在這些問題上過於糾結,影響的很可能就是企業的未來。那我為什麼不能把管理的機會給我想培養的人,給他們提供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和平台,而我則將自己有限的時間放在整合更多資源和搭建更大的平台上呢?
在我看來,所有能發現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我也絕對不會把焦點放在那些能發現的問題上。我認為最重要的事,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集中精力將企業中所有光明、美好的能量放大,那麼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再往深層次說,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問題,一切的存在都有其正麵的意義。你關注什麼,內心就會聚焦什麼,就會在外部世界尋找什麼。所以,我永遠隻關注正麵,聚焦正麵,放大正麵,將我所有的能量都放在積極的人和事上。
其實,不管是什麼事情,隻要存在就會有問題,除非這件事從地球上消失。難道不是嗎?這個世界上存在沒有問題的企業麼?我想隻有一種企業,那就是已經關門倒閉的企業。法人注銷之後,這家企業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了,就沒有問題了。那麼,什麼樣的人會沒有問題呢?也隻能是已經死了的人,人去世之後就不會有絲毫問題了。
人生在世,如果把所有的問題都當成問題,把所有的問題都背在身上,哪裏還能感受到絲毫的幸福和快樂呢?況且,身負無數問題的人,又怎麼能放開手腳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呢?如果人的一生隻是為了解決問題,隻是為了和一些難纏的問題戰鬥,那就太不明智了,這不是在過自己的人生,而是在錯誤地使用人生。
當然,不背負問題並不是讓我們逃避問題,逃避是不敢麵對,不背負是有選擇地處理。比如,你店裏的生意不夠好,你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於是你自我欺騙說:"我的生意還是很好的,一直都很好。"這就是在逃避。逃避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裏,缺乏麵對現實的勇氣,是對當下自己所處境況的一種否定,是不願意繼續前行的惰性思想。而我說的不背負問題,是指在當下就打開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心去接納這個問題,不再被這個問題的負麵能量所困擾,是從這個問題中發現積極正麵的因素,放下煩惱、生起智慧,這樣一來,問題才能真正徹底地被解決掉。如果我們把問題當成問題,我們的思維可能一直處在防備的狀態,我們可能會在心裏說:這個問題我不喜歡它,它可千萬不要來。當我們的心產生了抗拒情緒時,我們就已經是問題的俘虜了,我們也難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智慧。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6)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
問題總是存在,就看你的關注點在哪裏,你覺得它是問題,它就是攔路虎;你覺得它不是問題,它就是你成長的契機。
一路走來,我總結出這樣的道理——問題就是機會,煩惱即是菩提。
企業的發展都是被"問題"成全的,人的發展也是被"問題"成全的。如果問題不出現,我們永遠不知道從哪裏下手,才能建立起合適的製度,也不知道從哪裏努力,才能實現自我完善。
所以,親愛的朋友,永遠不要把問題背在身上,這個世界永遠都存在問題,問題是解決不完的。當你不把問題當成煩惱時,你生命中的正麵能量就會生起,你會發現你真的有足夠的勇氣以及智慧把問題轉變成機會,將煩惱轉變成菩提!
◆隻要活著,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有一個年輕人,總在抱怨自己太窮了。
"唉——我真是太窮了,我什麼都沒有!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存款,沒有學曆,沒有富有的老爸,沒有神通廣大的親戚,沒有英俊的相貌,沒有女朋友……我是如此貧窮,我是如此痛苦!"年輕人總是哼著這樣的老調,日子就在他的長籲短歎中如流水般一去不複返了。
有一天,年輕人遇見了一個老富翁。
老富翁聽到年輕人的抱怨,對年輕人說:"年輕人,其實,你沒有發現自己是很富有的麼,你並非一無所有!"
"什麼!我很富有?"年輕人非常疑惑,"鬼才相信你的話,我的財富還不及你的億萬分之一呢,我看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吧!"
"年輕人,不要把眼睛隻盯在那些沒有意義的’身外之物’上!如果你認為有錢才叫富有的話,不如我們來做一筆交易吧!"
"好啊,什麼交易?"年輕人有些好奇地問道。
"你看,我現在雖然有錢,但是這雙眼睛已經花了,而且常常迎風流淚,醫生說我將來很有可能會失明。如果你願意把你那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換給我,我願意給你100萬美元,這些錢,足夠你一輩子衣食無憂了,你願意嗎?"
年輕人想,100萬美元固然是一筆誘人的財富,可是如果自己的眼睛瞎了,什麼都看不到,分不清什麼時候是白天,什麼時候是晚上,看不到紅的,也看不到綠的,分不清什麼好看,什麼難看,那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意思呢?於是說:"算了,算了,還是眼睛重要,再多的錢,我也不能拿眼睛去換。"
"那麼,就把你的一條腿賣給我吧!失去一條腿,是不會危及你的生命的,而且你還有另外一條腿可以用,我同樣會給你100萬美元,你看怎麼樣?"
年輕人想,失去一條腿,自己行動起來就很不方便了,而自己還想著將來要遊遍名山大川,賞遍人間美景呢。沒有了一條腿,就算能有人抬著去,可是那種感覺與自己親自用腳去走,是完全不同的。於是他說:"不行,不行,腿我也不會賣給你的!"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7)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
老富翁又說:"眼睛和腿都不能賣,我想你肯定是認為我給的錢太少吧!那麼你把心髒賣給我也可以,我願意把我所有的財富都給你。這些財富足夠你買下一座城市了。"
"心髒?那更不行了,沒有了心髒,我會很快死去的,要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不換,心髒堅決不能賣!"年輕人斬釘截鐵地說到。
聽了年輕人的話,老富翁哈哈大笑:"孩子,你看就算我用自己全部的財富,也買不到你的一雙眼睛、一條腿或是一顆年輕而又健康的心髒,現在你該知道自己有多富有了吧!人生最大的財富並非是金銀珠寶、地位權力,而是你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親愛的朋友,在看過這個故事後,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其實也是很富有的呢?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時,我像故事中的那個年輕人一樣,我也認為自己很窮,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沒有學曆,沒有背景,沒有工作,沒有房子,沒有存款,沒有車,沒有手藝,沒有自信,沒有女朋友,沒有人來愛我。然而隨著閱曆的增加,隨著智慧的增長,對於生命,我漸漸有了截然不同的感悟,我開始學會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
2008年12月,我和我的團隊來到剛剛經曆過地震災害的四川巴中地區,為當地的一所小學捐了30萬元。在捐贈儀式上,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站起來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葉叔叔,什麼樣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這個問題讓我很受觸動,望著台下那一張張純真而美好的臉,我微笑著說:"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們比李嘉誠還要富有!比比爾·蓋茨還要富有!因為你們擁有青春、擁有健康、擁有希望、擁有全世界對你們的愛……當你們能記住自己的富有,能像真正富有的人那樣,把你們的愛心、善良傳遞給世界上的其他人時,你們就能發現並感覺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當時,聽了我的話,在場的所有人都熱烈地鼓起掌來。在那個格外寒冷的冬日,在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溫暖與喜悅。
親愛的朋友,現在我也要對你說同樣的話——沒錯,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每個活著的人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隻要你還活著,你就擁有整個世界!不要對這句話表示懷疑,你想想,難道這個世界是屬於秦始皇,屬於兵馬俑的?難道這個世界是屬於唐太宗,屬於漢武帝的?不!這個世界是屬於每一個活著的人的,隻要你活著,地球就為你而轉;隻要你活著,陽光就為你而普照;隻要你活著,鮮花就為你而綻放;隻要你活著,小溪就為你而流淌;隻要你活著,整個宇宙才是鮮活的;隻要你還活著,無論你是誰,無論你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位高權重還是一介草民,你都擁有改變世界、創造財富的無限潛能,同時你也擁有整個世界對你的愛。
重拾豐富圓滿的自我(8)_天下是給出來的_連載_讀書_虹橋書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