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明星的八卦都由狗仔隊去操心了,而職場中“普通人”的八卦則成了“普通人”最關心的每日要聞。
這些充斥著“老板如何為人、某某怎麼化妝、誰誰每天故意加班表現、他/她太老土連穿衣打扮都不會、張三李四王五每月各掙多少錢、誰和誰表麵挺好其實是死對頭、隔壁的某某臉上的傷是老公打的、公司的大美女其實有不孕症”等等數不盡的八卦談資,總是花樣迭出地充盈著辦公室茶餘飯後的每個角落――手機短信、QQ、MSN……一個都沒落下。
有專家認為,通常人們議論周圍人的八卦信息,一方麵是期望能夠更加深入全麵地了解別人,並從中摸索出彼此間最適宜的相處之道;另一方麵也會自然地將不同內容的八卦對象標定成不同功能的參照係,從而獲得一些有益於工作、生活的方向性指導,進一步合理規劃自身行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眼下職場中普遍的八卦現象,實際上是人們針對自身定位感模糊的一種心理補償性行為。
職場八卦與生活中所謂的“流言蜚語”不同,它往往是針對具備一定現實依據的事件而展開的群體性的評價與討論。雖然其中難免摻雜某些捕風捉影甚至是人身攻擊的成分,但是一般說來,那些並無惡意、由平凡瑣事衍生出的八卦並不會加深職場人際關係的困擾,相反,它在某些情況下恰恰是協調人際關係的有益手段。
事實表明,職場中任何團隊中的成員如果隻是單純地維係基本的工作交流,彼此之間的關係勢必比較平淡甚至冷漠,這其實並不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效益。適當的輕鬆八卦話題,既滿足了人們“通過討論別人來探索自己”的心理需要,也使得職場中的成員在分享意見的同時,增進了解與多元化的溝通,因此得以緩解人際緊張所導致的巨大壓力,更加愉悅專注地投入工作。
本書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之下,分別從“職場人生”“職場高招”“調侃職場”這樣三個角度出發,與各位讀者一起“八卦”職場,並借此用“幽默的力量與藝術”“解讀八小時內外的人生”,讓我們更多地了解職場、諳熟職場的種種顯規則和潛規則,“讓金子就此散發無限光芒”。
書中借用和參考了不少來自網絡的創意和文字,在此一並予以感謝。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