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及政府方麵的因素
企業作為創造社會財富的群體,其融資狀況如何關係到人口就業、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因而政府的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也十分重大。
1.國家信貸政策以及法律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不足。有54.8%的被調查企業希望政府利用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地向中小企業貸款,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做出一定的傾斜。
2.我國的信用評級標準尚不統一。這就使得客觀上存在著對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不平等對待現象,使一些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失去了發展機遇。
3.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緩慢。有40.7%的企業認同政府需要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比如對於民間信貸來說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分散化、非製度化和標準化的融資需求,有助於節約交易成本調查顯示有81%的企業對於“民間信貸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分散性的融資需求”表示基本認同,政府是不是可以在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這方麵做一些支持與引導呢?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說:“企業要爭氣,你不要埋怨銀行不給你貸款,什麼股權投資業不上你這裏投資,問題是你夠不夠貸款條件,夠不夠人家投資條件,所以企業要加強誠信體係建設,要積累。”這是中小企業代表的講話,當然站在“檢討”自己的角度,也確實反映企業自身對於自己融資的影響。
(三)企業自身方麵的因素
1.企業的信用等級低,財務狀況多缺乏透明度。本文覺得這便是短視現象,有人說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實際上是信用困境。在調查的結果中,有90%以上的企業意識到企業信用的重要性,有64.4%的比例是覺得企業信用不是句空話,而是對企業特別重要。
2.企業貸款抵押擔保能力不足。在走訪調查的企業中,相當多的企業固定資產不多,很多小企業都采取租賃、承包的經營方式,因產權不明晰其負債能力相當有限,因而金融機構不敢輕易放貸。
3.中小企業存在較高的經營風險。中小企業具有較高失敗率,所以對中小企業貸款必然高風險,不符合銀行穩健運行原則。據統計,國內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平均為大中型企業的五倍左右。
四、對江蘇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提出建議
要解決好這一融資困境,必須從企業自身發展,政府政策扶持和金融多維創新等方麵突破,才能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銀行要加大支持力度
比如對優良企業以信譽支持,增加信用擔保;對於辦理貸款業務繁瑣的現狀,可以簡化手續,改善服務態度;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降低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其實我們同樣調查了企業能承受的利率水平,57.8%的企業對銀行基準利率的1.1-1.3倍都能夠接受,也有一部分的企業更關心能否及時獲得貸款。
(二)政府要做好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協調,並為中小企業融資多做政策傾斜
做好銀行與企業合作的溝通;爭取要建立一個平台,即保證銀行資金的安全,又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效率。
(三)加強企業自身建設
積極履行還貸和貸款支持承諾,提高信用級別;需要自身提高效益、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市場、人才、信息等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
參考文獻
[1]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與成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06):46.
[2]陳曉紅,楊懷東.中小企業集群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05):23.
[3]梁鴻飛.企業融資與信用能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01):3.
[4]羅丹陽.中小企業民間融資[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07):74.
作者簡介:陸娟(1977-),女,漢族,本科,會計師,目前主要從事融資與核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