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川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未來發展
(一)“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建設規劃
為了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構建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四川省政府頒布《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表3為“十二五”時期四川省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具體目標:
表3 “十二五”期末四川省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
(二)新時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財稅政策建議
1.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實行區域差別化收費。交通需求管理作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重要措施勢在必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交通需求管理的核心舉措。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政策,在投資上向公共交通傾斜。建立以多種公交方式特別是軌道交通和BRT為導向的土地利用模式;編製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對線網和車站進行優化整合,為乘客提供高可達性的運營網絡和無縫銜接的換乘服務[2]。
2.因地製宜,解決結構性失調問題。各級政府應切實根據地區發展具體情況,正確衡量社會需求,科學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讓投資物盡其用,取得更好的產出效能[3]。針對民族地區、貧窮地區,四川省省級政府可以通過財力與政策傾斜,加大對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直接將資金和政策用於地區無力承擔的基礎建設項目。
3.深化投融資體製改革,強化資金保障。加強對交通建設項目的預算管理,統籌安排調度資金,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力度,發揮政府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和乘數效應。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經營性或具有盈利能力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市場化投融資體製和機製,建立統一融資平台,實行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建設及運營分離,實現投融資主體多元化。積極利用資本市場與各類金融機構的資金,發揮上市公司融資作用,采用債券、信托、資產證券化等融資方式,積極開展融資租賃等資金籌措方案。
參考文獻
[1]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2011年,P2.
[2]四川省人民政府.《地鐵公交無縫對接能實現嗎?》.
[3]何滌非.《基礎建設與經濟狀況的相關性研究——以四川省為例》.《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4月,第26卷第2期,P38.
作者簡介:羅蓓蕾(1992-),女,漢族,重慶人,就讀於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收學院,研究方向:財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