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我國保險產生與運行的倫理基礎(2 / 2)

(四)竭誠奉獻的服務倫理

在保險的漫長發展曆史中,保險業一直在不斷的創新自己的產品與服務,竭力為保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及服務。

比如不僅包含保險保障,同時還包含投資功能的新型保險產品。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理財已經成為一項新的社會需求,保險公司研發了一種將保戶的部分保費進行投資理財的新型保險產品來滿足保戶的相關需求。比如保戶貸款服務。人身保險的保險期限一般較長,而在這期間,被保險人極有可能發生巨大的經濟狀況變化,如發生經濟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以被保險人的壽險保單為依據,為其提供保單貸款,就可以幫助被保險人更順利的渡過經濟難關。再比如保險的各種生活服務,例如香港的保險公司不僅為保戶提供保險保障服務,還包括向其彙報天氣、彙率等生活經濟信息,為其辦理出國護照等全方位的服務。

以上的內容充分的說明了盡最大的努力為保戶服務,已經成為了保險行業共同信奉的服務倫理道德規範和價值取向。

二、從中國傳統倫理文化角度對我國保險倫理建設建議

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曆史,這就也早就了中國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而借助這些優秀的傳統倫理文化,對於推動我國保險倫理文化建設是極其重要的。

(一)推崇仁愛原則

“仁”,位於“五常”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範疇。孔子對於仁有多方麵的解釋,而後孟子說“仁者愛人”,也就將“仁”推到了“仁愛”。“仁愛”的原則,同保險運行的博愛倫理是具有內在一致性的。因此,大力推崇仁愛原則,對於建設保險博愛倫理文化是具體積極意義的。

(二)義以為上原則

義以為上,強調需要正確處理好義與利的關係,尤其要處理好私利與公利的關係。這種思想的宣揚,是非常有利於加強市場經濟主體的內在規範,推動市場經濟公平公正有序的發展。因而對於保險業發展的規範與促進作用,對於推動保險公正倫理文化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恪守誠信

“信”也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麵,孔子是一個特別重視遵守信用的人。信,是指信守諾言,是強調一個人應該具有誠實無欺的優良品德。而大力發揚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對於規範保險當事人的行為,最大限度的堅守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推動保險誠信倫理建設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

參考文獻

[1]宋宇宙.論保險詐騙犯罪的現狀及原因[N].中州大學學報,2004(03).

[2]樸明根,雷安定.論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J].保險研究,2002(06).

[3]張慶洪.保險經濟學導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4]李淩雲.基於博弈分析的保險人市場行為監管策略研究[N].東南大學學報,2004(05).

作者簡介:龔豔(1993-),女,漢族,重慶萬州人,就讀於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研究方向:商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