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提升誠信管理的要點
(一)完善會計製度
雖然誠信能夠減少一部分鑽漏洞行為,但仍存在自製力不強的會計人員利用會計製度漏洞達到個人非法目的的行為。因此企業應不斷完善會計製度,並構建一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對於出現誠信問題的員工詳細記錄,同時調遣至其他部分。在誠信管理方麵,可建設一個完善的管理體係,其中記錄不誠信員工姓名等基本信息,對員工產生製約感,減少不誠信審計行為的產生。
(二)實行委派方式
委派方式相對於傳統依靠相關部門負責人了解財務狀況的模式而言能夠有效提升會計信息真實性,讓會計審計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一些部門負責人會因為想要提升自身部門效益而謊報會計數據,讓企業長期呈現出盈利狀態。但在這種虛假盈利狀態下,企業管理者在信息上無法準確分析,造成對經濟決策製定的無效引導。
在實施委派方式管理之後,企業內部會計審計人員自然會加大審計力度,以免出現工作失誤被查出情況。在這一點上,審計人員長期按照規範工作能夠自然形成誠信狀態,久之可撤銷委派人員。
(三)優化信息處理環境
信息環境下,審計人員要想更改賬目狀況並不難,因此在信息處理的製定方麵不斷優化是相關人員應長期研究的主題。在構建會計信息係統前,應注重係統本身的安全性,並將其放在重點設置位置。例如,在進入係統時可以設置登錄ID,並將登錄信息詳細記錄,以免不法分子妄圖通過冒名登錄達到不可告人目的。對於一些企業內部較重要會計信息,可采用數據加密方式,隻有密鑰正確才能夠讀取,重要數據可另加入防火牆。會計審計的誠信構建首先應徹底斷絕不法會計人員的不誠信念頭,因此在係統設置時提升安全性能夠切實保障審計誠信的構建。
(四)建立會計監督措施
會計審計工作需要相應監督機製來約束,就目前企業運營狀態而言,會計監督似乎形同虛設。因此企業應在不斷實踐中進一步完善會計監督狀態,並加重不誠信問題的懲處辦法,利用規定條款達到有效約束作用。另外還可針對內部財務員工展開誠信培訓,提升會計信息有效性,減少疏漏與惡意錯誤情況的產生幾率,解決會計審計誠信問題。
三、結束語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狀態下,會計逐漸成為了企業發展與製定決策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在信息環境下,若企業無法實施誠信會計管理,必將出現信息滯後、信息失真情況,不僅影響到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還會產生經濟決策製定錯誤的可能,影響企業健康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加強會計審計工作,讓其更具價值性。
參考文獻
[1]任慧彬.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3(01).
[2]方燕.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的誠信問題之我見[J].商場現代化,2013(09).
[3]楊京鍾.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與博弈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01).
[4]任海紅.探討會計審計中的誠信價值的重要性[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09).
作者簡介:李茂榮(1967-),男,湖北洪湖市人,學士,鹹寧職院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會計、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