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影響的研究(2 / 2)

2.上市公司利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選用調節利潤。公允價值的確定給了管理者很大的選擇餘地,這需要較好的職業判斷力,若能夠合理使用公允價值一定可使企業為報表使用者帶來更加相關由於的信息。

3.上市公司利用債務重組調節利潤。上市公司利用新會計準則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可以通過關聯方債務豁免的方法進行盈餘管理,從而獲得巨額利潤。

4.上市公司利用非貨幣性交易調節利潤。新準則中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資產交易可以將其與賬麵的差額計入當期收益,進入利潤表。上市公司從而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改變上市公司的盈餘數據。擴大盈餘管理的空間。[2]

5.上市公司利用無形資產調節利潤。無形資產開發費用資本化,攤銷方法和攤銷年限在新準則中都具有可選擇性,使企業增加了調節各會計期間無形資產的攤銷餘地。

6.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資產調節利潤。上市公司在新準則要求下可自行進行誇己估計的變更,從而進行盈餘管理,實現對企業績效的調整。

二、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識別方法

(一)關注審計報告的內容

判斷企業是否進行盈餘管理的簡單方法是閱讀企業的審計報告,但不能對其太過依賴。如果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得出的審計報告是非標準的,甚至以往年度都是非標準的,就可以懷疑公司有可能有盈餘管理的行為,須予以充分的關注。如果以前年度的審計報告是非標準的,但今年確實標準的,要注意執行審計的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是否發生了變化,若發生變化,出具的審計報告即使是標準的無保留意見,也應予以特別關注。因為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很有可能是在審計報告中出現分歧,也有財務報告被管理的可能。

(二)關注盈利與股利分配的對比

如果企業的賬麵餘額很大,但分配的利潤很小甚至無法分配利潤,此時需要查看公司的現金流並且關注公司的盈餘質量,因為這些賬麵很可能是被公司管理出來的。當然盈利企業不分配利潤也有別的原因,比如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這類公司的投資空間很大,需要大量現金,這樣的情況下也是可以不分配利潤的。但如果企業處於成熟期,其賬麵盈餘數額較大卻分配利潤很少或幾乎不分配就值得關注。所以說,關注盈餘與分配不失為判斷盈餘管理的一種可行簡便的方法。

通過前兩點分析,如果覺得上市公司存在盈餘管理問題,就需要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具體采取了哪些盈餘管理的方法。

(三)關注報表附注中資產減值損失和利息內容

新會計準則已經規定了計提的資產減值不能轉回,理論上縮小了盈餘管理的空間,但實際過程中,企業仍舊會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來進行盈餘管理。所以我們更應關注附注中有關資產減值損失和利息的內容。

(四)關注關聯方交易和非經常性損益

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換和債務重組容易發生在關聯方之間,這些手段仍舊可以進行盈餘管理,所以要關注關聯方的交易。企業常用的裝飾報表手段還有線下項目,新會計準則下,線下項目的操作空間並不比以前減少,所以更應關注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盈利的比例。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人民出版社,2006.

[2]葛家澎.會計基本理論與會計準則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