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本的影響。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其提供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需要付出成本,但是企業要求付出的成本要小於所獲得的收益。同樣,對於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希望獲得較高的收益,這就影響了會計目標的定位。
4.重要性原則。因為不同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有不同的需求,會計目標不可能滿足全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隻有明確核心或主要目標,並按照重要性,建立起其他目標與核心目標的相關性,會計目標才能最終得以實現。
5.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目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業自身、投資者、債權人、往來單位、政府機關以及社會公眾等。政府為了履行國家職能,更多關注政策的製定及執行情況;作為主要債權人的銀行關注企業的經營情況,未來現金流量;企業和職工還會關注產品的質量和售後情況以及自身的福利待遇和收入等,其他的社會公眾對會計信息也會有一定的監督作用。
(二)會計目標的實現存在的問題
1.我國證券市場不斷發展,並逐漸完善。使得傳統的會計信息遠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國目前的經濟體製也影響了會計目標的實現。目前我國是以公有製為主體,在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製度背景下,國有企業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營管理模式相比,經營權和所有權還是相互融合的,受托責任這一會計目標無法實現。
2.目前受會計環境的影響也決定了目前會計目標的定位困難。目前一大批國有企業被曝光常年虧損,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國家對國企進行改革,實行現代企業製度,企業產權更加明確,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這就有點類似於受托責任觀。另外,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受托責任觀雖然重要,但是能夠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隻有提供更全麵的會計信息才能幫助那些潛在的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四、結論
綜上所述,基於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狀況,決策有用觀是我國會計目標的最終選擇。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由於我國目前的經濟體製,企業始終把盈利作為首要目的。所以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更關注信息的真實性。企業在提高效益的同時對會計的要求會提高,會計也會提高。決策有用觀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在決策有用觀的情況下,會計對企業相關交易或事項的披露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得企業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有利於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也為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目前我國的會計目標處於不斷發展和完善當中,要能更好地適應會計環境的變化,根據現階段我國的會計目標,應定位於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史建平.受托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的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04).
[2]馬建威,謝萍,徐德健.論中國會計目標的定位[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6(06).
[3]孟靈霞.淺析我國會計目標的定位[J].財經論壇,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