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一步提高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工作能力與自身素質
企業必須通過崗位責任製來對其會計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保證能夠對關鍵工作崗位進行每年定期輪崗,確保資質相同的企業會計工作人員能夠輪換上崗,同時倡導企業會計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到互相監督與幫助,以此達到共勉的目的。企業還可通過崗位績效機製,將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福利待遇、工作業績與晉升等有效結合[3]。對於具有突出工作表現的優秀會計工作人員,一定要及時給予精神或者物質方麵的獎勵。同時嚴格處罰那些工作玩物懈怠而且不積極的企業會計工作人員,警示其他會計人員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
(二)稅收籌劃方麵
在製作稅收策劃時,企業可積極采用不會違反法律法規的稅收形式,通過各種方式節稅、避稅,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比如,企業可對自身資金支出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加強銷售與采購管理力度,規範科學籌劃,保證定期增值稅款趨於平衡狀態,對由於周轉財務資金所帶來的壓力進行有效緩解,確保更多企業寶貴資金能夠被用於日常比較重要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使企業資金利用率得以提高,爭取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對稅收征管製度進一步完善
立法部門與相關部門進行有效聯合,依照我國會計與稅收機製,與本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對稅收征管機製進行積極完善。細化與準確定位稅務人納稅義務、權力與稅收立法,進一步完善相關稅法體係,確保企業稅務工作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及規範征管。還需構建稅務監督機製,對相關稅務核算指標予以確定,確保征管、稅法與企業會計稅務核算具有高度一致性。
(四)進一步防範涉稅風險
企業為有效降低企業涉稅風險,必須保證日常稅務賬目準確、清楚,而且入賬必須有憑證。企業還必須每月自覺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保證能夠足額、及時繳納稅款。而且企業也可通過努力,保證在稅務機關自己納稅信用等級的提高,多享有相關納稅機關的獎勵政策,保證企業涉稅風險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最終使企業經濟效益得以提高[4]。
(五)積極應對稅務稽查
稅務機關監督與檢查企業具體納稅情況就被稱為稅務稽查。為對稅務機關監督與檢查進行妥善應對,企業一定要做好自查工作,定期自查企業會計人員,檢查企業發票領購、稅務登記及保存與使用情況,檢查申報納稅與繳稅情況。
三、結語
對於企業來說,企業會計中常見稅務問題非常重要,對各種稅務問題進行妥善解決,合理安排企業相關稅務工作,做到科學節稅與避稅,能夠保證企業稅負成本有效降低,使企業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而且也不會損害國家利益。
參考文獻
[1]王寶田,李慧.企業股權收購會計核算與納稅調整——對企業股權收購稅收征管與稅務稽查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1(10):1748-1749.
[2]李奎東.企業租賃經營會計、稅務處理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0(14):120-121.
[3]李奇,戎娜.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價現狀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15):198-199.
[4]龔文龍,黃通菊.論企業納稅籌劃的法律本質[J].經濟研究導刊,2011(2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