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揮政府作用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2 / 2)

二、創新擔保製度

(一)商業性擔保轉向政策性擔保

政策性擔保比單純的商業性擔保更有保障力,對於銀行來說,企業采取政策性擔保更能保證貸款的安全性,這也成為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的發展普遍受到融資難的限製,進而會給地方經濟帶來許多負麵影響,這種正外部效應引起的損失往往是擔保機構所承擔損失的數倍。再加上商業擔保機構的保費率通常都不會太高,因而導致擔保機構麵臨的風險也就較大,這就會使得商業資本不敢輕易介入。因此,要加快政策性擔保機構建設,進一步增強擔保機構的風險緩釋功能,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二)擴大擔保物範圍

中小企業融資難很大的製約因素就在於沒有足值的抵押品、擔保物。有些中小企業所有者隻有以個人房產進行抵押,才能得到貸款,但是,對於那些出身於農村的中小企業主,農村的土地產權又不能依法抵押、轉讓,使得獲得貸款的難度加大。因此,政府應出台政策對質押品進行創新,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機製,對於那些擁有大企業應收賬款和易於流通存貨的中小企業,鼓勵銀行接受質押,並給予較高的質押率。

(三)健全信用擔保機製

信息不對稱一直是銀行與企業資金供求斷裂的關鍵因素,完善征信製度,健全信用擔保機製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有效方式。即使在美國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相對完善的國家,也是由政府主導信用擔保事業。因此,我國政府應建立省級乃至全國政策性中小企業信用平台,實時共享企業信息,以企業信息作為信用擔保品進行融資,緩解銀行逆向選擇問題,促進中小企業與銀行資金供求的有效對接。

三、完善融資製度

(一)大力發展產業鏈、商業圈和企業群融資

產業鏈、商業圈和企業群融資是解決單一中小企業風險高的有效措施,將多個中小企業整合在一起,分散風險,通過企業互保、聯保的方式,互相監督,降低整體風險,此時銀行給予企業的貸款利率就會降低,對於企業來說,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另外,政府還可以大力鼓勵和引導大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企,利用其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為上下遊中小企業提供商業擔保甚至資金支持,這樣既能提高國企自身的利益,又能解決配套企業的資金缺乏的問題,促進整個產業鏈穩定的發展。

(二)政府直接設立專項資金

為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政府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資金,直接財政補貼等方式對一些新興戰略性企業、科技型企業提供幫助,尤其是在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分擔機製方麵,如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製、中小企業貸款貼息政策等,並對那些為中小企業提供較多、較好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給予獎勵。另外,政府還可通過出資建立信托資金等方式,采取“同一冠名、同一擔保、分別負債、捆綁發行”的模式,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並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其中。

近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在全麵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經濟體製改革是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國現在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市場失靈的情況還是不時出現,特別是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這個關乎國家經濟的重要問題上,更應該充分發揮政府這個“看得見的手”的作用,轉變經濟結構,深化經濟體製改革,促進整體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鍾柏冰.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J].經營與管理,2013(07).

[2]陳守東等.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研究[J].經濟縱橫,2013(06).

[3]陸茜.我國中小企業政策性擔保體係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09.

[4]蔡文佳.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的國際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湖南大學,2006.

[5]饒芬.關於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增加問題的探討[J].湖南社會科學,2013(01).

作者簡介:張小川(1991-),男,安徽利辛人,安徽大學2012級金融專碩,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