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企業穩定發展,保證資金量入為出
企業在進行預算編製時應以穩定發展為基調,不能為求發展而不顧風險,要綜合考慮各方麵的利弊,機遇和挑戰並存,企業要保持一定的謹慎,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在資金的運用上,首要以量入為出為準則,在此基礎上再可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變換預算策略。
四、企業全麵預算和成本控製協調的具體舉措
筆者上述論述,重在闡明企業預算管理和成本控製的內涵以及其相互之間的關聯,並且已經認識到加強兩者的合理協調成為企業預算管理實現的重要途徑。因此,筆者在此提出幾條具體措施,主要有幾個方麵:
(一)完善科學預算編製的製度
現代化企業一般都已經形成了各自的預案算編製策略,但是普遍係統性差,科學性不強。因此,筆者認為企業應當依據“以自身戰略目標為導向,以現金收支管理為基礎,以成本控製為舉措”三大原則完善科學的預算編製製度。完善的科學預案算編製製度可以保證預算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出企業預算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作用,從而使得企業成本控製成為現實。這應當成為兩者有效協調的基礎,因為依據很簡單的邏輯,隻有兩種擁有各自不同功能的事物能夠實現各自功能的正常發揮才能促使兩者的協調,否則協調無從談起,也無意義。
(二)鼓勵全員參與,監督預算執行
長期以來,企業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一種矛盾現象,即企業管理者不懂生產,生產者不懂財務,究其原因就在於預算管理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即很多企業認為預算管理和成本控製是高層管理者或是財務部門人員的工作,很多企業認為成本和收益有領導負責就可以,企業的員工負責企業的生產工作的生產者,無需知曉。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企業預算理念的改進,即改變“重預算編製,輕預算執行”的思想為“現金流管理”。
其次,企業應當促進預算的公開化,鼓勵全員參與。因為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將全麵預算管理將將全麵預算落到實處,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責任人,做好權責對等,落實和控製相關責任人的工作權責,並與每名員工的績效考核掛鉤,包括員工的工資和獎金,從而做到約束和激勵並存,將企業的成本控製和全麵預算理念變為企業的深入骨髓的文化氛圍,而從另一方麵又起到了預算監督的作用。因此,這是加強兩者協調的根本措施。
(三)明確規範管理製度,實行嚴格考核管理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企業預算管理更是如此。首先必須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考評製度。在全員參與的機製下保證製度的落實和預算管理的實現。而且企業可以根據企業業務發展實際,成立專門小組對企業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績效考核,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充分發揮預算製度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在全麵的預算管理製度的約束下,保證全員參與的實現、落實責任、權責明確,長此以往就可以形成管理協調的良好氛圍以及高效的運行機製。這就是促進兩者協調的的製度化保證。
(四)強化製度性預算監督和成本控製
在全員參與的相互約束機製的監督措施基礎上,企業應當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的重要工具,建立健全全麵預算和成本控製相關的信息反饋係統,製定控製辦法,保證預算監督的製度化實現。另外,企業以嚴格的考核管理製度為準則,以具體的預算指標的分解為手段,嚴格建立考核標準,這樣可以使得企業的全麵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控製和成本控製中發揮出應有的重要作用。
在成本控製上也應當以預算管理製度為基準,堅持“錢花到實處,花到恰到好處”的資金處理原則,使得各個部門和單位進一步理清和了解以預算表現的生產計劃形式的整體長期性布局,從而更好地進而規劃、確定出各部門本年度產量與計劃任務,以期可以實現企業的最優化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中國會計學會.企業內部控製與預算管理專題[M].中國財政經濟出社,2005,(07).
[2]高蘭培.集團企業財務實效管理淺析〔J〕.上海會計,2006(6).
[3]林秀香.構建有價值的企業預算管理框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8).
[4]楊蓉,公司成本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5]張先治,預算控製係統設計的內容與方法[J]新理財,2004.9.
作者簡介:肖仕華(1971-),男,漢族,雲南省麗江市人,雲南地礦總公司(集團),會計師,研究方向:財會與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