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經濟波動期商業銀行防控資產質量波動的幾點思考(2 / 2)

(三)建立健全潛在風險客戶分類分級管理機製

不良貸款都是由正常、關注類貸款轉化而來,控製不良貸款反彈,關鍵是從源頭控製,防止正常、關注類貸款下滑為不良,一旦進入不良,就很難化解、回收。因此,經濟下行期應將資產質量管理重心從不良貸款處置轉向管理不確定性,轉向管理存在潛在風險的良好類客戶。“見事於未萌,彌患於無形”,加強對關注類貸款、有瑕疵的非違約貸款等非不良貸款客戶潛在風險的管理尤為重要和迫切。對正常關注類貸款客戶,綜合考慮宏觀的、行業的、區域的、客戶的、媒體曝光的、監管發現的各類風險因素,按潛在風險由小到大、風險程度由低到高排序,劃分為若幹類,實行分類分級管理,明確各類客戶、各層級管理要求。將風險類別下遷可能性大的、授信餘額大的客戶作為重點,實行名單製管理,製定風險化解方案。建立潛在風險問題立項、督查、反饋、結案和回訪等全過程監管機製,對風險事項的具體內容、涉及貸款的風險狀況、風險事項的處理措施以及最終處理結果等進行動態監控,確保立項有落實,落實有結果。

(四)建立健全逾期欠息貸款管理的長效機製

逾期欠息,是重要的風險信號,表明了借款人還款意願或還款能力出現風險苗頭。大多數不良貸款,往往是從最初的逾期欠息開始的,由於重視不夠,疏於管理,最終形成不良。因此,在資產質量分類由一逾兩呆優化為五級分類、十二級分類後,逾期貸款雖然不再是貸款質量考核的主要指標,但千萬不能就此掉以輕心,放鬆管理,應對逾期貸款保持足夠重視並堅持常抓不懈,防止違約風險由量變向質變轉化。應加強對轄內貸款到期、結息管理,提前對各階段到期的貸款作出預先安排,做好收貸收息、借新還舊等各項準備工作,防止工作不到位造成人為逾期欠息。建立健全逾期欠息貸款預警監測信息係統,對逾期欠息貸款實行“t+0”或“t+1”實時預警、監測,及時提示信貸經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違約因素。創新貸款催收新手段,比如針對零售類貸款戶多量大的情況,通過銀行機構短信平台,提前、批量發送短信提醒,可以有效防止客戶非惡意逾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逾期貸款大幅反彈的機構,應積極主動“壓舊控新”,深入分析逾期貸款反彈背後深層次的管理問題和原因,有針對地加強管理。

(五)建立健全風險緩釋管理機製

經濟波動期,企業生產經營普遍下滑,資金鏈緊張,信貸業務的第一還款來源受到嚴重挑戰。作為第二還款來源的信貸擔保,成為銀行積極應對係統性風險的重要手段。因此,經濟波動期,銀行應在重視客戶第一還款來源的前提下,突出強化第二還款來源。建立風險緩釋管理考核製度,引導基層行千方百計提高抵質押貸款占比,最大限度減少信用放款,持續優化貸款擔保結構,有效提升抵質押物對信用風險的抵補能力。存量上,重點對授信占比大且采用信用方式、關聯企業擔保的大中型民營企業和集團客戶,逐戶追加、強化風險緩釋措施;同時抓實抓細小企業抵質押貸款管理,防止抵押物轉移、懸空,盡可能追加企業實際控製人及其配偶對其授信業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強化押品價值覆蓋和定期重估,對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土地、房地產等抵押貸款,及時追加擔保措施。增量上,抵押貸款優選易變現、保值增值的資產,盡量減少機器設備等變現能力差、價值下滑快的資產;保證貸款優選集團企業外、資金實力強的第三方擔保,加強專業擔保公司準入和日常管理,嚴格控製互保、關聯擔保、循環擔保、交叉擔保,防範擔保圈、擔保鏈風險;針對股東實力較強、在行業中具有一定壟斷地位的優質客戶的信用放款,采取一係列能夠控製企業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風險緩釋措施。

作者簡介:尹正茂(1970-),男,安徽人,大學本科,長期從事銀行風險管理工作,現供職於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風險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