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產品標價激勵機製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科學合理把握標價標準存在困難,容易造成激勵過度和財務資源安排失衡。產品標價激勵機製核心是產品標價標準,產品標價標準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價格”體係。這一“價格”體係能否科學體現產品間相對價值是產品標價激勵機製有效發揮作用的基礎。由於銀行產品類別眾多、金融創新不斷深化以及現有技術手段難以科學預測金融市場發展等原因,商業銀行往往難以預測不同產品營銷難易程度,產品標價往往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情況,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對某類產品獎勵過度,甚至可能出現由於掌握產品銷售收入不準確造成產品標價標準超過產品收益的“倒掛”現象,進而導致財務資源安排失衡,不可避免地出現各下級機構間和員工間收入差距過大,挫傷部分支行和員工工作積極性,從而起不到應有的激勵效果。
2.商業銀行的財務資源難以覆蓋所有產品,容易造成產品市場推廣力度不平衡。由於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眾多並且種類呈快速增長態勢,而財務資源又相對有限,因此商業銀行難以將所有產品營銷均一一標價進行激勵,隻能對重點產品實施激勵。而下級銀行員工往往會出現主觀僅願意加強存在激勵掛鉤產品的營銷工作,對不參與掛鉤或掛鉤費用較少的產品不願投入更大精力,甚至出現“待價而沽”傾向,於是員工工作義務意識淡化,激勵文化出現負麵效應。
3.“一刀切”式標價激勵方式,難以保證財務資源分配公平性。由於在具體實施產品標價激勵機製過程中,標價獎勵政策未對考核機構和員工類型進行必要劃分,因此容易在實際運用中形成一些新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麵:一是未考慮地域經濟差異,使得被考核機構無法站在不同起跑線上;二是未考慮機構職能差異,使得綜合性營業網點與單一功能營業網點存在不公平競爭;三是部分銀行未對員工崗位進行區分,專職營銷人員和兼職營銷人員無法進行公平競爭。
4.產品計價激勵機製設計不夠精細,導致基層行激勵機製失衡。目前商業銀行產品標價激勵機製仍存在精細化程度不夠,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問題。部分銀行管理層將產品標價激勵機製簡單化,不注重配套激勵措施建設,結果降低了產品激勵機製實施效果。例如,部分銀行標價激勵措施沒有結合本行特點對中後台人員進行必要的收益分成,導致中後台人員無法在營銷過程中獲取收益,造成這部分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不願主動配合營銷人員工作,造成不必要內耗。
5.部分銀行存在“一掛就靈”的錯誤思想,對產品標價激勵機製存在過度依賴傾向。在近年來在商業銀行業務發展過程中,產品標價激勵機製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產品標價激勵機製在銀行管理層“深入人心”。於是,部分銀行在推動產品營銷過程中往往存在不自覺地過度依賴標價激勵機製等情況,認為產品營銷“一掛就靈”,產品營銷上不去就是激勵力度不夠,盲目擴大產品激勵範圍和提高激勵標準;遇到產品銷售業績下滑時往往缺乏必要分析,往往不是從改進產品服務功能和提高客戶滿意度出發來提升產品銷售業績,而是簡單地以提高產品計價來刺激員工銷售熱情。這類做法雖然可能在短時間內對業務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但往往會無謂地提高經營成本,不利於全行競爭力提升。
三、對產品標價激勵機製的幾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