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2 / 3)

進入21世紀發展以來,我國的經濟獲得了迅猛的發展,房地產、電力、鋼鐵等行業紛紛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這就引起了這些行業過度投資的現象,而這些行業所需的資金往往都來自於商業銀行的信貸,一旦這些行業出現了重大的變故,抑或我國的市場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商業銀行所放出的信貸將會很難收回,銀行的資產就會承受巨大的損失,從而引起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增加。而在經濟持續過熱的情況下,我國財政部門就會出台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通過下調貨幣供應來調控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就會增加銀行籌集資金的難度,進而降低銀行負債的流動性,最終導致流動性風險的增加。

(四)經濟環境的變化引起的商業銀行風險

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還受到了資本市場發展較大的影響,20世紀的90年代,資本市場開始迅猛發展,其中股票市場無疑是其中發展得最快的一類,出於對國民經濟和市場規模的影響,本文主要從股票市場的現狀,分析其對於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

綜合來看,我國的股市還是呈現不穩定的形勢,經常潮起潮落,在熊市和牛市之間轉化,而這種動蕩的變化和流動性風險的關係在於以下兩個方麵:第一,當股票市場從熊市轉到牛市的時候,很多儲戶就會將其存在銀行中的短期存款轉為證券賬戶,這就使得銀行的流動性需求大大地增加,如果銀行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正常地供給客戶資金的話,就有可能引起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第二,當股票市場從牛市轉到熊市的時候,相反,銀行的短期存款會急劇增加,而這除了會增加銀行的管理成本外,由於這種短期存儲的波動性,也會增加流動性的風險。

目前,我國新股的發行秉持著一本萬利的準則,這就往往使得企業可以得到超額的認購,因此,很多的企業瞄準這一點,在發行新股的時候,在證券公司和企業的存款當中來回地轉賬。而在股市動蕩的形勢下,這種轉賬的行為除了會增加銀行資金籌集的難度,還會增加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而股票市場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融資的多樣性,很多大型的企業為了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籌資成本,就將企業改製掛牌,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快速地籌集資金,然而這些企業往往都是銀行的高層客戶,因此他們的流失,使得銀行在總體上的貸款數額和質量度受到了影響,最終增加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二、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存在的問題

從上文的研究中,考慮到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原因,銀行要進一步地加強管理的力度。然而由於我國商業銀行在管理方麵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係統,因此就出現了很多弊端,具體的有如下幾點: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不強

我國的商業銀行在改革開放之前,一直是國家直接負責的,因為銀行是國家經濟的有效保障。然而進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對金融市場實施了一係列的改革,尤其是對國有銀行的改革,政府下定決心將其投入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銀行對政府的依賴度,但是人們對國有銀行的觀念還未轉變,很多人認為國有銀行有政府可撐腰,是不會倒閉的,因此很多人都會優先將多餘的資金存入國有銀行中,使得國有銀行擁有充足的資金來源。這就使得他們對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意識普遍不強。

(二)對下級銀行缺乏主動的資金需求管理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還沒有明確其內部的上下級管理製度,因此上級沒有很好地管理好下級的活動,往往隻是聽之任之,使得下級銀行出現了較多違規行為。

(三)固有的管理規範不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在資產負債上建立了一定的組織規範,但是這些規範在新形勢的金融市場中已經不相符合,主要存在內容單一、流動性反應慢等缺點。

(四)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製約條件多

高的負債是我國商業銀行正常運營的前提,而負債往往具有波動性和約束性,因此就要求銀行在管理流動性風險的時候要具備較大的內在性,從而加強資產的流動性。然而,我國的銀行監管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在管理時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