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製定完善的科技激勵機製
首先,對企業來說,企業、科研機構應改變“重論文、輕專利”的視角,獎勵的範疇不僅僅在於發表了核心論文,應該做到在將員工的各類專利產出納入科研考核體係,把專利產出與職稱評定、住房分配、各種獎勵掛鉤的同時,提高並多樣化專利產出的獎勵標準,對獲得專利尤其對獲得發明專利的人或者組織予以重獎,這樣才能提高員工科技研發的積極性。其次,對政府來說,政府應製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創新。銀行可以對中小企業需要進行專利發明的貸款條件適度放寬。政府可以設立政府專項補助基金,以此來資助申報專利的人和企業。對企業專利發明新產品、技術創新收入可以少征或者免征一部分稅收,以此來促進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三)鼓勵增加申請量,大力促進專利申請成功率
縱觀山西省近三年的專利申請量與專利產出量,2012年專利申請量為16786件,專利產出為7237件,申請成功率為59.95%。2011年專利申請量為12774件,專利產出為4974件,申請成功率為38.94%。2010年專利申請量為7927件,專利產出為4752件,申請成功率為43.11%。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的數量是不斷上升的,但專利申請的成功率卻是一直不高的。對此,政府一方麵應提高專利申請標準的門檻,將濫竽充數者徹底擋在審核機構的大門之外,減少審核機構所做的無用之功;另一方麵,要做好全民的科技知識與專利知識普及,鼓勵市民與企業開動腦筋,做出高質量的易於被接受的發明專利。
四、結論
綜上所述,山西省還存在有專利產出總體水平較低、地區間專利產出差距大、申請專利成功率較低等問題。所以,為了我省的專利事業進一步發展,要深刻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深化“技術立國”的認識;轉變科研單位和高等學校以及機關團體等的思維習慣,讓他們把智力成果從習慣於申請成果鑒定轉變為申請專利,將能促進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以及機關團體等的專利產出數量;促進企業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將當前科研單位與高等院校技術研究能力做最大效能利用。這不僅能促進我省專利產出,也能提高我省企業的技術能力,從而為我省區域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山西省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張檳、胡俊.安徽省專利產出影響因素分析[J].棗莊學院學報,2012,29(2),83-90.
[3]張鶴.我國專利發展研究[D].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7.
[4]謝煒.中國專利產出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
作者簡介:崔晟(1989-),女,山東濟南人,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識產權與創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