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文化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2 / 2)

(三)文化產業能幫助區域經濟的競爭風險得到有效規避

需求是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隻有市場需求,產業才能進步,才能在競爭中創新,並做大做強。但市場競爭也會帶來風險,而文化產業則能夠幫助區域經濟的競爭風險得到有效規避。以吉林省為例,吉林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在重工業市場競爭中所麵臨著的壓力不言而喻。在這種狀況下,需要省領導班子轉化思路,尋求轉嫁風險的有效途徑,而這一途徑即文化產業。一方麵,吉林省工業發達,經濟繁榮,而人們的物質需求也早已轉化成為了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另一方麵,在重工業麵臨巨大競爭壓力的同時發展文化產業,也能夠轉嫁工業產業壓力,同時為工業產業發展提供動力。產品差異是產品在市場上保持持久發展的關鍵,而文化產業中文化產品存在差異正是其獨特的優勢所在,它成為了區域經濟穩定、快速、持久、健康發展的“內驅力”,而文化產業的多樣化和地域性特質,也使區域經濟的競爭風險大大降低。

二、以文化產業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方法路徑

(一)發揮傳統文化、特色文化優勢,加大區域經濟發展中對文化產業資源開發力度

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係是兩者相互依存又相互製約的,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當地的經濟進步,隻有人民生活富足,才有餘力繼承並發揚本地文化,而文化產業的崛起即源於此。進而,在當代中國,很多地區都在紛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與傳統優勢的文化產業發展之路,不斷加大文化產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力度。事實證明,隻有從豐富的區域性文化著手,使區域特色得到充分彰顯,為區域經濟塗上濃厚的文化色彩,才能讓文化與經濟實現共同發展、共同跨越的目標。

(二)注重文化資源的有機整合,深度挖掘文化產業內涵

文化產業如果想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就必須要打破存在於地域、行業以及相關部門、製度之間的界限,通過文化資源的有機整合,使文化產業做大做強。要深度挖掘文化產業內涵,打造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產業項目,使文化產業不再單獨的是某個行業,而是成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產業體係。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產業在我國市場經濟體製下有著重要的地位。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當發展遭遇了阻力,一方麵要全力克服,征服困難;另一方麵也要積極尋找轉嫁策略。而綜上分析,文化產業正是轉嫁競爭壓力的重要途徑。因此,發展區域經濟,應將文化產業建設當作重頭戲來抓,隻有這樣,才能確保經濟快速增長,提升區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胡婷.淺談區域文化產業的開發與發展[J].大觀周刊,2012(45):75.

作者簡介:高雪(1987-),女,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人,長春理工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與區域發展;馮英娟(1970-),女,吉林省敦化市人,東北師範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士,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競爭力、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