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過度自信行為影響下的金融模型
在金融學中,很多投資者都存在過度自信心理並表現出了過度的自信行為,從而產生了過度自信行為影響下的金融模型。這種金融模型將投資者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個人信息的投資者,另一種是擁有個人信息的投資者,兩者在很大程度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沒有個人信息的投資者不存在對決定的過度自信行為,而有個人信息的投資者有過度自信的行為,其主要表現在當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個人信息與共有的信息一致時,投資者會更注重個人信息,並且相信個人信息能給其帶來很正確的選擇,而當共有的信息與個人的信息不相同的情況下,投資者則會隻注重個人的信息,而忽略了共有的信息。過度自信行為使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的時候,當個人信息具有好的信息時,其對投資有利,而當個人信息具有不好的信息時,其對投資有害。當共有的信息與個人信息所表現的相符時,表明個人信息具有極強的準確性,投資者更願意進行投資,而當共有信息對個人信息進行否定後,表明個人信息並不準確,但投資者也願意相信個人信息,而這時的投資趨勢仍然與以往的一樣,沒有改變。
除此之外,金融模型還表明了擁有過度自信心理及過度自信行為的投資者在經濟市場中的主要行為表現及行為特征,還有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中進行投資後的利益回報及再投資風險。
三、總結
金融學是我國金融學者一直致力於研究的課題,金融學中的金融模型也對金融學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而金融模型中的金融行為有很多種,其過度自信行為就是金融模型中的一種重要行為表現。過度自信行為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對其投資的合理性及投資方向有很大的影響。有些時候,過度自信行為會導致投資者做出不合理甚至錯誤的判斷,而有些時候,過度自信行為會使投資者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因此,如何運用過度的自信行為是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進行合理的決策和合理投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蘭垠.公司行為金融學:管理者的非理性——一個綜述[J].世界經濟情況,2010,4(3):48-53.
[2]田娟娟,尚慧.基於行為金融理論的行為投資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2010,5(3):82-86.
[3]陳其安,唐雅蓓,張力公.機構投資者過度自信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機製[J].係統工程,2012,2(2):98-104.
[4]常玉苗.從行為金融分析非理性個體投資決策行為[J].商業時代,2010,4(3):48-53.
[5]楊秀萍,薛陽.行為金融:理論、模型與展望[J].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3):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