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環境下的金融產業化形成與發展(2 / 2)

五、中國金融業在知識經濟環境下的發展戰略

(一)積極尋求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拓展資本來源,增強競爭實力

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業資本都是由國家注入的,這個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金融業的發展要求了,需要采取其他手段來拓寬資本,或者是從國外去引進資本,努力提升自身的經濟實力,來與國外抗衡,目前四大國有的商業銀行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都在積極的應對中,這無疑給我國金融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二)確定支持重點,提高資產質量和服務水平

探究知識經濟在我國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經濟仍然起作用。因此,應該兩者兼顧采取新的發展戰略,但是支持傳統經濟的比重要相應地減少,支持知識經濟的比重要不斷地提高,並且,在業務的定位上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主要是在業務種類上,要打破存、貸等傳統業務的局限,對其進行創新,從服務中不斷進行創新,使人認可。因為,一方麵,國家鼓勵直接融資會帶來金融風險,並且會日益增多,存貸業務的發展就會受到限製,銀行單純靠掙得利潤的差額,將很難維持生存。另一方麵,知識經濟是以服務業為基礎的經濟形態。發達國家在向知識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其重心不斷偏向於服務產業,直接導致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國也要向國外人學習,在知識經濟市場中,發展服務產業,同時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三)遵循知識經濟規律,加大科技投入,發展金融電子化

知識經濟的到來,給金融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其科技含量的要求更加嚴格。21世紀的銀行是計算機時代,是網絡銀行時代。網絡的開通將改變銀行的服務形式,包括其信息的傳遞和產業的推銷模式,以及與顧客直接的聯係方式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減少了分支機構的設立,降低了成本,業務還可以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既能提高競爭力,又能提高效率,因此,我國必須加強金融業的網絡建設,使網絡與金融業務融為一體,為客戶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六、結語

總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金融業會受到的影響正是經濟先進地區對落後地區產生的影響一樣,中國金融業隻有在全麵深刻的了解了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之後,才能做到內部合理的安排和外部的有效聯合,對自身和外資銀行都有深刻的認識,才能揚長避短,取長補短,才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畢翼,農村新型金融組織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西部金融,2013(07):84-86.

[2]王元龍,關於金融安全問題的若幹理論探討[J],國際金融研究,2004(06)13-15.

作者簡介:汪芸倩(1995-),女,漢族,本科,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