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影響。由於社會性質與經濟結構的不同,我國受到的經濟打擊相對要小很多。在對此次金融危機的應對中,我國實施了一係列有效的控製措施。
首先是政策上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穩定經濟增長速度。其次通過國家財政投資,為群眾的住房和醫療困難的解決給予支持。通過建設大型設施,如三峽工程等眾多國家設施的建設,增加就業崗位,緩解群眾就業壓力。然後,國家通過頒布一係列政策,降低了稅率,加大了對企業的貸款支持,刺激消費,增加市場活力,提高了企業活力。最後,及時調整貨幣政策,提高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為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了雄實的貨幣保障。
然而我國各階段實施的金融風險管理方法卻造成了金融領域的道德風險與新的金融風險。並且在我國不斷的金融風險管理與完善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我國金融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總結出我國金融風險管理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風險防範意識薄弱。二是經營者的風險控製積極性不高。三是缺乏健全的風險管理法製。
本文對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建議做敘述,此外還存在的其他一些不足之處,本文不做論述。
對於以上提出的問題,先給出自己的幾點看法與建議。
第一,對於加大風險管理教育,強化風險管理意識。被教育對象包括人民銀行、國家金融機構以及企業與個人等全部資本活動參與者。強化人民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可以提高對國家金融機構的監督力度;提高企業與個人的風險管理意識可以促進企業與個人在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的同時提高對其他經濟參與者的監督。第二,施行經營者崗位責任製。對包括經營者在內的一些重要企業內部人員實時監督、責任到人,刺激經營者金融風險管理意識的提高。第三,健全法律法規。參考國外金融風險管理措施發現,我國頒布的金融法律不足,現有的法律法規也有待完善。國家通過頒布新的金融風險管理政策法規,完善現有法律,為各經濟單位提供法律約束和依靠,讓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有法可依,實現有序發展。
四、結束語
無論經濟發展到何種階段,金融風險將一直存在。及時有效的規避風險,利用風險製造收益將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新的經濟發展時期對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體係將產生新的挑戰,隻有不斷發現與自我完善,才能在麵對經濟打擊時迅速應對,國民經濟才能得到持久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宗遠.國家金融風險的形成及防範[J].經濟問題,2005(02).
[2]黃海峰,馬弘毅.論中國金融風險管理的主要方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09).
[3]劉陽,馮茅軍.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創新的啟示[J].中國集體經濟,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