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態全麵預算管理理論框架和管理模式(2 / 2)

(二)業務流程再造

業務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過程”觀點和“再造”觀點。以作業過程為中心,識別不具有價值增值的作業活動,將其剔除,並將所有具有價值增值的作業活動重新組合,優化作業過程,增加競爭力。

業務流程通過建立和健全業務流程、組織框架、管理線路和控製要點,實現了企業的一體化,信息流轉通暢,市場敏感度提高,為全麵預算管理創造了良好的管理氛圍。

五、動態全麵預算管理模式

每一個企業都會經曆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等四個生命階段。企業在實際的預算管理中,應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市場環境、戰略定位等來靈活運用不同的預算管理模式。

(一)初創期以資本預算為中心的預算管理模式

企業在初創期麵臨極大的經營風險:一是大量資本支出與現金流出;二是新產品開發的成敗及未來現金流量的大小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投資的高風險需要以資本控製為中心介入企業運營的全過程。

(二)成長期以銷售為中心的預算管理模式

成長期的企業,產品逐漸為市場認可,生產技術也逐步成熟,此時戰略的中心是通過市場營銷來開發市場潛力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大量市場營銷費用的投入、各種有利於客戶的信用條件和信用政策的製定而需要補充大量的流動資金,這些特點決定了企業應以市場為依托,基於銷售預測編製綜合財務預算。

(三)成熟期以成本控製為中心的預算管理模式

成熟期的企業,產業環境、市場增長率、行業份額以及產品價格等因素趨於穩定,大量的銷售和較低的資本支出使企業現金淨流量為正數,此時,企業經營風險主要來自於持續經營的壓力,成本控製就成為這一階段企業管理的核心。

(四)衰退期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預算管理模式

衰退期的企業,市場趨於萎縮,原有產品逐漸被被市場替代或拋棄,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是大量應收賬款收回,潛在的投資項目並未確定,產生大量的現金流量(正值)。此時,監控現金有效收回並保證其高效利用等成為企業管控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於增彪.我國集團公司預算管理運行體係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0l(08):45-47.

[2]張瑞君.基於價值鏈的動態預算管理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01):66-70.

[3]唐淑玲,劉虹.動態預算管理模式下預算分析創新及其信息技術實現[J].交通財會,2007(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