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洹上秋來(1 / 3)

第一章洹上秋來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這是年年都有的秋

日美景。但是,若將時空想得遠些、實些,卻非每年都是這

樣。就拿公元前1273年說吧,在商代都城殷邑,秋景就有些

異樣。

殷邑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鄰太行山區,南踞冀魯豫大平

原。一條明媚的洹水(即今安陽河)在它的東北麵近城流過。

它原名北蒙。商代第十八世王盤庚將都城由奄(今山東曲阜)

遷到這裏,將它改名為殷,從此商代常被叫殷商或大邑商。

公元前1273年,秋日來到了殷都。起初還平和,可是不

久它就板起麵孔,借風雨發威。洹水周圍,濃雲彌漫,涼風陰

雨,連綿不絕。許多待收的莊稼難以收獲。牧人也隻能望著雨

天發愁。

日子這樣過了近一個月。雨終於停了,但是風並沒停。根

據刻有四方風神的甲骨卜辭,殷人把西風叫夷風,北風叫冽風,

把西北風叫鬁風。因為西北風是鬁疫的散播者,是疫鬼鼓動的

邪氣。現在,西北風緊吹,人們的心就像壓著塊石頭,生怕疫

病降到自己頭上。要是往年,這種憂慮可能會好些,因為他們

握有許多對付疫鬼的方法,如占卜、祈禱。富裕人家,牆頭門

上常年掛著龜殼,靠它的靈氣,辟邪消災,心裏會踏實些。

今年不同了,就在昨天,宮裏傳出了驚人的消息:殷王

小乙病了,病得稀奇。就在前天小采(時段名,約當18:00

— 19:00)後不久,小乙感到左嘴唇發麻。他順手拿個銅

鏡,對著庭燎一照,覺著嘴巴有些歪。他想吩咐女仆倒杯水

來,可說話困難又不清楚,左半身也麻木起來。接著他就臥

向席褥病倒了。

國王病重的消息傳出宮外,驚動了城內外臣民。人們議

論紛紛:“殷王得了疫病,身軀被分成兩半。”“天帝要召小

乙,隻召去了一半,你看奇不奇怪。”

秋天本是宜人的季節,可今年入秋以來,風雨晦暗,大煞

風景。人們擔驚受怕還來不及呢,誰有心思去問天高雲淡,去

欣賞那些陌上黃花、空中飛鴻呢?

國王病了,王後妣庚心慌。塚宰甘般應召來了,小臣令爻

父丁等也來了,寢宮裏擠得滿滿的。甘般是巫教首領。他將意

見向妣庚稟告後,隨即展開巫醫治療。巫醫們認真察看了小乙

的病情,然後到側室去討論。他們分別認為小乙患有:病目、

病耳、病口、病舌、病音、病足、病身、病骨、心(腦神經)

疾,還有因寒、暑、風、濕、燥、火六氣入侵導致的六淫症或

雨病,差不多把當時的疾病科目都說了,就是沒敢說是“病役

(疾)”。他們議而不決,找不到共同認可的藥石,隻好拿些

茈(柴)胡、三仁藥(桃仁、杏仁、鬱李仁)之類了事。一位

隨身帶著外科手術刀的巫醫看看實在沒戲,拂了拂那具拱背凹

刃、約二十厘米長的手術刀——砭鐮,放回漆盒,蓋好蓋,出

口長氣,挾起走了。

巫醫們知道,憑著小乙的性格、他的持重守舊,即使真的

得了外科疾病,他也不肯輕易接受手術的。

小乙是商王朝第二十世王。巍巍國王為何取個店小二式的

名字呢?原來殷商人對甲、乙、丙、丁等天幹字看得極其神

聖。他們認為,天幹是天上星辰的畫像或命名,如甲(十)是

北辰五星,乙(乀)是北鬥七星等等。而子、醜、寅、卯等地

支代表星辰運行的十二等分路線。星辰當然比它的行走路線高

貴囉,正像至高無上的國王比其他人高貴一樣。所以殷商自上

甲微起的所有國王,都以其生日的天幹作為名號。其他人除了

子嗣和當過王後的子姓婦女外,都被禁止以天幹命名,富豪、

貴族都不例外。小乙因為在他之前的國王有大乙、祖乙,所以

名號中必須有個“小” 字。但這絲毫無損於他的尊榮和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