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吸取教訓,以後再也不敢和他一起外出了。而且,隨著我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馮程偶爾也打來電話,可是幾乎每次打電話,他都會讓我幫他拿主意。“局裏要搞競爭上崗,你說,我要報名競爭副科長嗎?”他小心翼翼地問。我沒好氣地回他:“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決定。”一個星期後,聽說他沒有報名,我氣得在電話裏痛罵了他一頓。
2009年5月份,我特地回家一趟,鄭重其事地向馮程提出:“我們離婚吧!”馮程不吱聲,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一句:“不同意!”我問他:“為什麼?”他又不吱聲了。
那天中午,從來沒有下過廚房的馮程竟然煮了一碗麵條端到我麵前。麵條煮得稀爛,嚐一嚐,隻有鹹味。不過,我心裏非常感動。就衝著那碗麵條,在家的那幾天,我沒再提離婚的事。
但是,離婚的念頭我卻沒有放棄。每次我提起時,馮程的表情都很痛苦,這讓我有些不忍。想想,馮程也沒有什麼特別不好的地方,可和他在一起,我累!
明天把脈
有人說,婚姻是一個人的第二次成長。沒錯!和青春期的成長不一樣的是,婚姻中的成長帶有更大的“互動性”,因為夫妻是一個互相“影響”的整體。從上述這對夫妻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能幹的妻子和內向丈夫的成長背道而馳:妻子越主動,丈夫就越被動;妻子越積極,丈夫就越消極。
我們可以假設:如果馮程娶的是一個處處依賴他的女人,他在婚姻中就會是另一種樣子。
人的性格不可能一下子改變,但是關係卻可以改變。馮程在表達愛的能力方麵比較欠缺,這種表達既包括自尊自愛,也包括愛妻子愛他人。曉嵐可以從培養丈夫愛的能力入手,調整他們的互動模式,從而改善關係:
第一,告訴他,你對他的滿意之處。即使他隻是做一碗稀爛的麵條,如果你真的感動了,那麼也請告訴他。這是對他愛的言行的肯定和鼓勵。
第二,有些事情讓他自己做主,增強他的責任感,給機會讓他學會愛。比如,在是否參加單位的競爭上崗問題上,由他自己拿主意。不管他作出什麼決定,你都支持。讓他知道自己說話、辦事是有分量的,是受到尊重的。
第三,他做得不對的地方,請明確告訴他:我很生氣,我很傷心,而不僅僅是指責。要讓他明白,他不是隱身人,譬如吃飯時忽然離席的不禮貌行為會影響別人。這是培養他自愛的意識,讓他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兩個月後,曉嵐給我打來電話,欣喜地講了兩件事:“我一直有頸椎痛的毛病,以前不管我怎樣暗示,他都像個木頭人似的。昨天,他主動給我做按摩,雖然手法生澀,但我仍然感動得熱淚盈眶。還有前兩天,我爸高血壓犯了,我不巧外出,馮程迅速將他送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要是以前,馮程肯定要先打電話聽我的指示。”我問她:“那你有沒有做出什麼改變?”“那當然!我對他的指手畫腳和嘮叨抱怨收斂了很多,不管他做什麼事,我都盡量支持和讚同。他就像一個得到認可的小男孩,越發有信心表現自己了。而且,我也盡量多花時間陪他,婚姻和事業一樣,都是需要用心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