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北京東明蓮洲心理設計公司董事長,“東明心理模型”創始人,首倡“情緒與行為管理”概念

劉老師:

我很鬱悶,老公和我的父母相處得不好。父母給我帶小孩,和老公每天都要在一起相處,他們總有各種各樣的矛盾爆發。老公總說我父母如何小氣,我知道他有點兒心胸狹隘,總愛計較得失。每次我想和他溝通一下都很困難,總是說不了幾句,我們就開始爭吵,然後就開始冷戰。

—南昌讀者天黑黑

你與老公的溝通有困難,主要是因為你們彼此的出發點不一致。你溝通的目的顯然是要說服老公,當然,你老公也是想說服你。換句話說,你有你的標準,比如,你覺得父母在自己家幫忙已經讓他們很受累了,就應該體貼他們一些。你對老公也是有要求的,你希望他是一個很大度、很寬容的人。你老公有他的標準,比如,在他自己家裏,他不想委屈自己。當然,由於你提供的資料有限,這些可能是我的主觀判斷。但你們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對方、要求對方,毋庸置疑是導致溝通不暢的原因。

我相信,在你和老公的內心世界裏,一定都有對對方的愛,也一定都有一些需要得到滿足的地方。我設想,如果你老公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他,並且在每天的生活中,他內心的願望總是能夠切實得到你的照拂,他也一定會反過來對你予以更多的體諒,自然也會更寬容地對待你父母。之所以隻提出來要你去了解老公的深層需要並予以滿足,是因為你看起來更有解決問題的主動性。

當你去要求對方的時候,也許總是不能如意;當你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並且不斷讓對方的願望得到滿足,你一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最後,願你積極主動地行動起來,並祝你幸福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