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車曉:做女兒也是一門技術活(2 / 3)

車曉用手指繞著她的馬尾辮,笑嘻嘻地對記者說:“不過,我也慢慢理解媽媽了,她這樣管我其實是一種習慣,這裏麵凝聚著點點滴滴的關愛。所以,我現在領情了,基本上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給她難堪,她提出的要求我盡量滿足!”

看女兒越來越聽話,王麗雲卻又有了新的“要求”。

王麗雲是26歲結的婚,當女兒也到這個年齡時,王麗雲突然發現,女兒連正經的戀愛都沒有談過。“怎麼辦?女兒會不會成為剩女?”王麗雲開始著急起來,每次給女兒打電話,她總會嘮叨幾句:“妞妞,你也老大不小了,有合適的,就先談著啊⋯;⋯;”車曉每次聽到媽媽的嘮叨,總會馬上回答說:“知道了,知道了!”

可是女兒每次答應之後,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王麗雲開始發動親戚朋友幫女兒介紹對象。每次見到朋友,她都會說:“我女兒大名叫車曉,小名叫妞妞,在海軍電視中心當演員,至今未婚,沒有男朋友,有合適的幫我們介紹一個啊⋯;⋯;”

起初,朋友們都以為王麗雲是在變相地誇耀自己的女兒,並沒有當回事,可是說得多了,大家才知道她的確是想幫女兒介紹對象。

說到媽媽到處幫自己找男朋友,車曉哈哈大笑:“我媽這個人啊,跟很多媽媽一樣,總怕我沒人要,所以要是有合適的人選,她就會讓我去見個麵、吃頓飯什麼的。雖然我特反對相親,但想到一方麵能哄媽媽開心,另一方麵和其他年輕人見麵聊聊,多交個朋友,認識一下也蠻好的。”

一次,王麗雲突然接到老同學的電話,說有一個合適的人選,讓她安排相親。

在相親的路上,車曉提了兩個條件:首先不能中年發胖,她不喜歡胖子;其次,要有一頭濃密的黑發。因為家裏媽媽的頭發不多、爸爸的頭發不多,她自己的頭發也不多,所以她希望未來的老公頭發不能稀少。

王麗雲也是突然之間接到電話,那人長什麼樣她根本沒見過,心裏沒底,不過她還是向車曉打了包票:“那當然了,你就放心吧,要是那樣的人我這關也過不了啊,怎麼還會給你介紹。”

路上因為堵車,到的時候,人家已經到了。當王麗雲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屋時,心一下懸到了嗓子眼:這個相親對象不僅頭發少,還有個大肚腩,車曉提的兩個忌諱他全占了。王麗雲心虛地朝車曉看去,隻見女兒一點兒表情都沒有。車曉是那種藏不住情緒的人,吃飯的時候,她就坐在那兒,整個人黑著個臉,簡直比在《艱難愛情》中被迫和鄧超相親時還“冷”!

整個飯局王麗雲感覺味同嚼蠟,心想:這下可完了,自己的包票打得太早了,以後女兒可能再也不會出來相親了。草草結束飯局,王麗雲挽著女兒的手想解釋一番,可車曉一直冷凍著的表情卻馬上笑逐顏開:“哈哈,我要真給你找個這樣的女婿,還不把王老師的鼻子氣歪啦!”

其實車曉十分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由於母親早年忙於工作和父親長期分居兩地,兩人的感情基礎不牢才會導致離婚。所以,作為母親,最怕的是女兒走自己的老路,最盼望的是能找個踏踏實實、真心愛惜和理解車曉的女婿,能真真正正給女兒帶來幸福。

所以,當媽媽硬拉著車曉去相親時,車曉即使有十萬分的不情願,也不會拒絕母親的美意。即使介紹的相親對象有多麼不靠譜,車曉也不願給母親臉色看,反而會想辦法寬慰母親:“王老師,我就把你給我安排的相親當成體驗生活了,以後再演相親的角色,我會表現得更自然、更出色的。”

“在媽媽麵前當個乖乖女,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其實我很清楚。”對於愛情,車曉早有自己的見解,她心目中的另一半要成熟、儒雅、幹淨、有才華,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要合得來。

找到伴侶之前,車曉正慢慢學習怎樣與媽媽“合得來”。因為親情是永遠無法割舍的,更需要學會相處的藝術:“我現在對媽媽的‘政策’已經從‘對抗’到‘懷柔’,又發展到‘有智慧地順從’,哈哈,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陪母親一起找幸福

一個陽光慵懶的周末,車曉待在家和媽媽聊天,話題不知怎麼就扯到“幸福”上去了。車曉很認真地對媽媽說:“王老師,我覺得爸爸的幸福指數比你高。”王麗雲愣了一下,繼而笑著問:“那你說,你爸怎麼就幸福了?”

車曉掰著手指說給王麗雲聽:“首先,他天天都跑步,鍛煉身體;其次,他做一手好菜,經常犒勞自己;第三,除了演戲,他還有自己的愛好,喜歡詩歌朗誦。可你呢,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沒有哪個男人會喜歡一個工作狂的。”車曉停頓片刻,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還有啊,王老師,你以後說話時聲音要溫柔一點兒,我知道你熱情、直率,但是你首先是女人對不對?別老讓人覺得你男人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