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女子中學(2 / 2)

這所學校的女校長叫孔煥書,當時年近三十,獨身,多年來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她是從關內某學校過來辦學的。據說其兄在道裏區現在的一曼街開了一所“孔氏醫院”。

女子中學在當時已是一所有名的學校,分高初中兩部。它不是貴族式學校,所以很開放,既有花旗銀行買辦和督辦的女兒,也有一般家庭的女子,甚至還有窮苦人家的女兒入學。

孔煥書校長治校嚴格。平時要求女學生一律穿校服,除節假日外不許外出;一般不得隨便會客,外來電話須由工友轉告;親朋來信必得檢查。對此,當時一些女生很反感。現在一些蕭紅研究者們也把它簡單化,認為是清規戒律,甚至完全否定了孔校長。

其實,從曆史的眼光看,這並不是孔煥書的獨出心裁的規定。當時國內的新式教育都是從英美等西方傳過來的,又結合了傳統私塾治理辦法,形成一套嚴格的校規。從德女子中學的建立就是一種開拓。“莫道女兒身,亦是國家民”,這已把女子的政治權利表達出來,而不是孔孟之道。這所女子中學至今已是哈爾濱教育史上的一個驕傲,培養出一批有才華建樹的中國傑出女性。

孔校長非常重視師資的挑選。從現有資料所知,張乃瑩在校期間的授課教師中,英語教師是馬夢熊、公民課是於嘉彬、國文語文教師是王蔭芬、訓育主任是張某、美術教師是高昆、體育教師是黃淑芳等。其中美術教師高昆,畫名高仰山,1922年6月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造型美術係西洋畫科。校長就是後來的美術大師劉海粟。1926年畢業回東北吉林,在無業從事的窘境中,孫煥書看重他的才能,聘他來哈任教。體育教師黃淑芳,畢業於北京某大學體育專業。據說從德女校的校歌曲子為她所作。僅從這些副課的師資力量就可以推斷,孔校長對教育質量的重視和女中水平與思想活躍的程度。

孔煥書也是極其重視女子體育的。據當年就讀其校的學生回憶,“九一八”後,半個操場成了日本人的溜馬場,可證其運動場地之大。此外在地下室還有一塊室內操場。

由於聘用了像黃淑芳這樣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女中體育一直名列前茅。當時體育課內容豐富,有打籃球、打網球,做舞蹈操,甚至去江上劃船。學校還常組織運動會。女中的孫桂雲、王淵、吳梅仙、郭淑賢、劉靜貞、肖淑苓等學生還經常代表女中參加市裏直至全國性的運動會。孫桂雲等打破過全國女子短跑記錄,一時哈女中的“五虎將”名揚全國,各地的賀信電報如雪片飛來,成為轟動遠東的大新聞。這當然與女校長的重視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學校還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成立了美術小組、體育小組等,另定期辦有黑板報。蕭紅的最初美術作品就是通過黑板報與全校師生見麵的。

著名東北作家孔羅蓀的夫人周玉屏是1928年考入女中高中部。她回憶說:當年“女一中”是市裏惟一的女子中學,學風嚴謹,教育有方,真正培養出了一批社會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