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花園裏的淘氣女孩(2 / 2)

蕭紅高興地笑了,笑得全身都抖了起來:“爺爺真傻,我在他帽上插花,他竟然不覺,爺爺真傻啊!”她越發地高興起來。

祖父竟把那一頭的紅通通的玫瑰戴進了屋,範氏見了,張口就笑,連話也說不出來。父母也逗樂了,蕭紅更得意了,她笑疼了肚皮,在炕上打著滾。

祖父把帽子放下,也哈哈笑了十幾分鍾停不住。過一會兒,祖父似乎忘了花和草帽的事,蕭紅在一旁提醒:“爺爺……今年雨水大啊……”一經提醒,祖父的笑就又來了,蕭紅也趁勢在炕上打滾,爺倆好快活啊。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後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蕭紅後來回憶到。

張家大院坐落在呼蘭縣城南關的長壽胡同。這座院落建造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正值張廷舉與薑玉蘭結婚的前夕。兩人完婚時,院落尚未完工。這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北方中等紳士的住宅:五間一排正房為檁五脊,青磚青瓦土木結構,有軟山、明柁、明柱。五間正房的正中一間是廚房,有前後門進出。前門有兩扇對開格式蘇州門,已是北方風格。上柁頭刻有楷書體的“吉祥如意”四字,為起鼓陽刻。墨綠地子,金漆大字。後門為對開的北方式木製門。

蕭紅的祖父母住西屋兩間,她父母住東屋兩間。薑玉蘭的屋裏,隻有描金櫃、帽筒、花瓶這類一般人家都備的家什,蕭紅認為“沒有什麼好看的”。

範氏屋裏,就不得了啦,在小蕭紅眼裏就與後來的博物館一樣,物品新奇多樣,深深印入她的腦中,直到永久。她記得祖母屋子外間有大躺箱、地長桌、太師椅、朱砂瓶、大坐鍾、帽筒等等。帽筒裏插著孔雀翎。蕭紅喜歡它,想用手去摸一摸那翎上的“金眼睛”。可惜這個願望當時不曾實現,因為祖母範氏有潔癖從來不曾允許。

大躺箱上雕著古裝小人,蕭紅數一遍,又數一遍,二十三個人物形態爛熟心中。她想貼近看一看這幅後來知道的“飲晏圖”,可是祖母不讓:“可不許用手摸,你的手髒。”

躺箱上那口坐鍾畫著古裝美人。她好像活了似的,卻對蕭紅並不友好:“爺爺,她總用眼睛瞪我。”誰說古裝美人不會瞪人,蕭紅看出她的眼珠會轉。

裏屋的掛鍾更奇了,鍾下的鐵鏈子垂著兩穗鐵狀苞米。這還不算,鍾裏有個小洋人,祖父叫它“毛子人”。鍾擺一分鍾響一下。鍾擺一響,那小洋人的藍眼珠就轉一下。蕭紅忘情地呆看著,半天半天的不動地方,全忘了後花園裏的無限生機。

蕭紅五歲那年的夏天,她正在後花園玩耍,祖母病逝了。當親友們來奔喪,哭哭鬧鬧,她覺得好玩,特別地高興起來。她喜歡熱鬧,尤其來了四五個半大小子。有了玩伴,上樹爬牆,連房頂也要上去的,她成了“假小子”。此時後花園雖大,已經裝不下蕭紅了。她隨著那些堂兄表弟們溜出張家大院,闖蕩了一次呼蘭小鎮,直到那條流緩如銀的呼蘭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