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為了更好的平台,跳槽(1 / 2)

財富是折騰出來的,固守著一個地方掙不到大錢,沒有大的發展。當事業遇到瓶頸,必須想辦法克服。窮二代比起富二代來,最大的不足就是“膽怯”,因為窮怕了,稍微過得好些了,就不想動,害怕得到的再失去。而富二代沒有這個顧慮,敢冒風險,敢吃螃蟹,所以能夠攫取更大的財富。如果窮二代能夠改變思路,突破自我,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

“一輩子做朋友”,真的是不容易,因為你生命的不同階段關注的東西不一樣,你會不知不覺朝著跟你誌同道合的人靠攏。更多的朋友是攜手相伴走過一段路程,然後在不同的岔路口分道揚鑣。也許日後還保持聯係,那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人初入職場的時候,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都是新鮮事,連拿工資的感覺都是新鮮的。所以,起初的兩三年裏,人不會覺得厭倦,總是有“天天向上”的動力。可是,當你逐漸適應了職場生活,並且熟練了手頭業務之後,你會有一種難以突破的困頓感。你覺得自己“就這樣了”,再也沒“奔頭兒”了,上不去,又下不來,超越不了自己,也撼動不了體製,更無法創造新的價值。每個月幾千塊的工資再也無法刺激你的感觀,你覺得自己快成了一個上班機器。

有人覺得,這是很好的狀態,因為自己“適應”了職場。有人覺得,這是很糟的狀態,因為自己過於庸碌。我就屬於後者。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我少年得誌,得到朋友的幫助,大學階段做兼職就能養活自己、供自己上大學,大學還沒畢業就買了自己的房子,還當了廣告公司的代理老總,簡直是求之不得的美夢一樣的生活。但是,當我真的擁有這一切的時候,我覺得,這並不是我想要的。

對了,按照通行的觀點,我在“得瑟”。後來,在我身無分文幾乎不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的時候,我懷疑自己真的是“得瑟”遭到了報應。可是,苦盡甘來,我迎來了新的事業契機,我告訴自己:動起來是對的,人活著就得折騰,原地踏步幹不成事。

2004年的9月份,我正式辭職了,告別了我工作三年的公司。這個公司,創辦人雖然不是我,我卻是它最老的一批員工。很多人覺得我是接替任遠來當公司老總的,我說辭職、抱著箱子離開公司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我在開玩笑。

這樣的玩笑,我怎麼敢開?這個公司,算得上我的衣食父母。我,一個“窮二代”出身的書呆子,從這裏開始學習接觸社會,從這裏開始拿第一筆工資,從這裏得到了大學三年的學雜費和生活費,我還從這裏掙到了買房子的首付。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我。當年考上北京的大學離開家門的時候,我是笑嘻嘻上路的,連父母佝僂著腰送我的身影都沒有多看幾眼。可是,現在,我要離開公司,去找新東家,心裏卻是酸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使勁兒仰頭看天上的白雲,才沒讓眼淚掉出來。

我如此留戀這裏,卻必須離開這裏,就像孩子足月必須離開母親的子宮,剪短臍帶。我渴望體驗新的生活,我渴望學到新的東西,我渴望開辟新的戰場,這個舞台上,我已經找不到留下去的理由了。

和幾個哥們吃散夥飯的時候,李曉春和師兄都極力挽留我,師兄說:“小子,當時我沒少罵你,可是,現在我要留你。咱們相處了這麼長時間,算得上最好的搭檔,為什麼非走不可呢?就算有大公司挖你,也不至於說走就走吧?”

我苦笑說:“師兄,冤枉我了,我頂多是個技術熟練工,還算不上獵頭眼中的香餑餑,誰會挖我呀?我真的是遇到瓶頸了,我突破不了自己,感覺很憋屈。我想,也許應該到外麵看看,接觸接觸新環境,做點新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