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把人民組織起來,沒有組織起來的人民就不是“人民”,更談不上“人民的權利”——我們就是要把學生組織起來,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讓學生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而不能僅停留在以理論講解和概念推論的傳統形式向學生灌輸主流意識形態。
三是“貿大好係列”活動,包括“貿大好味道”、“貿大好聲音”和“貿大好風景”等係列活動。
“貿大好聲音”出自學生的手機、錄音筆等設施,同學們隨時隨地記錄下貿大最美麗最動聽的聲音。無論是保安的一次指路,或是食堂阿姨的一聲問候,抑或是課堂上老師那略帶沙啞的講課聲,這些聲音服務全體師生、貼近校園生活。它們存在於宿舍樓下、操場邊、課堂中,他們構成了貿大不可缺少的元素。研究生廣泛搜集來自校園內各種代表性聲音,通過BBS、微博等媒體展示在全校學生耳邊,當每一個同學回想起“貿大好聲音”時,都心懷感恩,銘記責任。
“貿大好味道”以尋找貿大美食為線索,先後多次深入食堂後廚、與後勤服務人員一道經曆淩晨食材采購、跟蹤拍攝飯菜製作、采訪廚師業餘生活等。拍攝活動曆時兩月,采用廣泛宣傳,大眾評選、網絡投票的形式評選出貿大十佳菜肴及十佳廚師。活動讓同學們第一次近距離了解了這些平日默默無聞為全校師生服務的工作人員,也讓後勤服務人員感受到廣大研究生對他們的關心和敬意,在校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共鳴。根據優酷網官方網站統計,貿大好味道的視頻播放率已超過2萬餘次。人人網轉發過萬次,在優酷網2012年全國原創視頻中排名進入前20位,在網上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貿大Style”。
此次活動,是研工部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思路的一次勇敢嚐試,是完全突出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主體地位的一次大膽實踐。研究生的理想信念,不再由教師去說教,而由研究生自己去樹立;不再止步於言語,而是落實到行動中;不再停留在課堂書本中,而是充滿校園平凡的角落;此時此刻,教育不再隻是教課的行為,教師也不隻存在於講台上。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一個個感人的事例,一個個發現“真善美”的學生,都在扮演著教師的角色,發揮著育人的高尚作用。而他們的作用,往往更能深入到學生心中,激發起學生共鳴。當學生們看到生活的意義,嚐到生活的苦與甜,學會在苦中作樂,逆中求進時,他們便會互相鼓舞,互相影響,將抱怨化為理解,將壓力化為動力,將失望化為希望,將痛苦化為歡樂,看到生命的意義,鑄就廣闊的胸襟,打造堅強的意誌,走向輝煌的人生。
通過“貿大好係列”活動,我們深刻體悟到,真正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能夠入心、入腦,不是靠說教,不是靠命令,而是靠我們的活動設計,靠我們給青年們搭建的平台。有了這樣的平台,讓青年自己通過活動,體悟到主旋律和核心價值觀。他們通過關注和傾聽這些普通人的故事,真切感受到偉大其實並不遙遠,真善美其實就在自己身邊。舉辦這樣的活動,沒有那些感官的刺激和視覺的震撼,也沒有一時興起的激動和快感,但感受到的是一種超越了自私和功利而將他人幸福與自己相連所獲得的一種精神愉悅感、靈魂淨化感和價值實現感,而這種感覺一旦產生,它不僅屬於一個人,而且會感染身邊的人,甚至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曆久彌新,而和諧的社會氛圍便由此建立。
綜上所述,要想讓主流意識形態深入青年,我們應當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知識優勢和思想優勢,用鮮活的故事和樸實的話語打動人心,把主旋律像小說一樣隱藏在故事和人物之中,而不是乏味枯燥的說教和灌輸。我們要認識到,主流意識形態同青年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是引領而不是批判,是對話而不是壓製,是尋求共識而不是詆毀限製。我們在做主流意識形態的青年宣傳過程中,不應該濫用“標題黨”、“斷章取義”等手段,這些手段可能是用來實現美好目的的,但是當他們被“祛魅”的時候,對青年的傷害會更大。
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主流意識形態需要經過感性的“打包”,經過入情、入理、入腦、入心的感性形式,才能真正打動青年。使用青年喜聞樂見的話語是我們的基本功、敲門磚。構建本地化的、群眾性的、富於哲理和動員力的話語係統,是我們的看家本領。我們應當努力在每個普通人的人性之中找到亮點,我們要慎推高大全的人,而用尋找美的眼睛在普通人之中發現人性的光輝和偉大,這樣的人更親切,更樸實,更自然,這樣的人你也可以做到。我們必須把宣傳同青年喜愛的感性形式結合起來,把抽象的意識形態觀念蘊含在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之中,才能使主流意識形態超越理性概念與感性意識的間隔,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同青年價值觀的溝通對話,在最大程度上爭取共識。
責任編輯:韓春麗